[發明專利]抗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納米抗體Nb56、應用及試劑盒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769109.1 | 申請日: | 2021-07-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8311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2 |
| 發明(設計)人: | 季艷偉;吳昊芬;王建龍;王妍入;劉源;魏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K16/12 | 分類號: | C07K16/12;C12N15/13;G01N33/569 |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佟林松 |
| 地址: | 712100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金黃色 葡萄球菌 納米 抗體 nb56 應用 試劑盒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金黃色葡萄球菌納米抗體Anti?SA?Nb?56、應用及試劑盒。本發明提供的納米抗體具有相對分子質量小、穩定性強、產量高、能特異性識別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優點,較常規單克隆抗體用途更廣、特異性更強。本發明公布了這種納米抗體及編碼該納米抗體的基因序列,生產該納米抗體的方法以及應用了該抗體的試劑盒。通過應用該納米抗體進行免疫檢測,檢測時疊加了金黃色葡萄球菌表面的Protein?A與抗M13二抗Fc段結合而產生“雙重顯色”,表現出較高特異性,具有穩定性好、分子量小且可大規模生產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金黃色葡萄球菌納米抗體Anti-SA?Nb56、應用及試劑盒。
背景技術
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SA)是一種革蘭氏陽性兼性厭氧菌,在環境中非常常見,可存活于多種食物中。金黃色葡萄球菌具有食源性和醫源性病原體,可能導致肺炎、敗血病、中毒性休克綜合癥和心包炎等多種嚴重的感染疾病,是幾種主要的致病細菌之一。并且,金黃色葡萄球菌在合適的生長條件下會大量繁殖并產生具有催吐活性的腸毒素(Staphylococcal?enterotoxins,SEs),這類毒素進入人體后會引發包括胃腸炎、嘔吐、發汗、休克在內的多種癥狀,對人體造成嚴重損傷。
近年來,由金黃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引起的公共衛生事件層出不窮,據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估計,每年約有24萬種疾病與金黃色葡萄球菌相關。因此,開發出一種針對食物中金黃色葡萄球菌的高靈敏、快速簡便、經濟安全的檢測方法對于保障公共衛生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免疫學檢測方法是一種基于抗原抗體特異性反應來檢測目標物的快速檢測方法。其中,雙抗夾心的免疫檢測方法常用于食源性致病菌、毒素蛋白等體積或分子量較大的抗原,其檢測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原理是基于兩個識別金黃色葡萄球菌表面不同位點的抗體,在金黃色葡萄球菌存在時形成夾心結構,再借助檢測抗體上的標記物從而判讀檢測結果。該方法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并且檢測時間短,為實時檢測提供了可能,具有很好的前景。目前,識別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特異性抗體多為傳統的單克隆抗體,而單克隆抗體存在制備技術復雜、耗時長、成本高、不易加工改造等缺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免疫學檢測領域中的應用。而關于抗金黃色葡萄球菌納米抗體的制備目前鮮有報道。
駱駝體內存在一種天然缺失輕鏈和第一重鏈恒定區、只由重鏈組成的抗體,其可變區的晶體結構直徑和長度都處于納米級水平,又被稱為納米抗體。納米抗體的分子量約為15kDa,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小抗體片段。相比于傳統的單克隆抗體,納米抗體具有以下優點:
1)納米抗體的互補決定區3(CDR3)較長,能夠形成凸環結構延伸進入抗原的凹槽中發揮作用,提高抗原特異性親和能力;
2)納米抗體具有較高的水溶性和良好的穩定性,在高壓、高溫、變性劑等條件下的穩定性相對較高,并且能夠在保持功能性的前提下進行大規模高密度的表達;
3)納米抗體的單域結構使其易于通過基因工程的手段在大腸桿菌中高效表達,并與其他分子偶聯或進行基因工程改造。
目前針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納米抗體鮮有報道,因此針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高親和力、高特異、低成本的納米抗體的開發,有利于進一步提高金黃色葡萄球菌免疫學檢測的靈敏度和特異性,以達到現場檢測的要求。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與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金黃色葡萄球菌納米抗體Anti-SA?Nb?56、應用及試劑盒,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抗體特異性差、檢測方法成本高、操作復雜等技術問題。
為此,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金黃色葡萄球菌納米抗體Anti-SA?Nb?56,其互補決定區包括:SEQ?ID?NO:3所示的CDR1、SEQ?ID?NO:5所示的CDR2、以及SEQ?ID?NO:7所示的CDR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未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6910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