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全預制裝配式鋼-混組合樓蓋體系及設計計算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765601.1 | 申請日: | 2021-07-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0221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0 |
| 發明(設計)人: | 劉曉剛;鄭明召;王皓;岳清瑞;劉潔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4B5/02 | 分類號: | E04B5/02;E04B5/10;E04B1/682;G06F30/13;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星原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868 | 代理人: | 艾變開 |
| 地址: | 100088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預制 裝配式 組合 樓蓋 體系 設計 計算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全預制裝配式鋼?混組合樓蓋體系及設計計算方法,該樓蓋體系包括預制混凝土樓板(1)、H型鋼梁(2)、梁板UHPC榫卯連接節點(3)和板板UHPC榫卯連接節點(4),其中:預制混凝土樓板(1)的兩側沿板厚方向開有抗剪槽孔(11);H型鋼梁(2)上翼緣上焊接有栓釘連接件(21);兩預制混凝土樓板(1)與H型鋼梁(2)之間采用梁板UHPC榫卯連接節點(3)連接;相鄰兩預制混凝土樓板(1)之間采用板板UHPC榫卯連接節點(4)連接。本發明設計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進行預制混凝土樓板與H型鋼梁間及預制混凝土樓板間的連接,該裝配式樓蓋體系具有構造簡單、性能可靠、施工方便快捷、綠色環保等優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結構連接構造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全預制裝配式鋼-混組合樓蓋體系及設計計算方法。
背景技術
樓蓋作為建筑結構整體抗側力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需要承受樓層恒、活荷載,同時將水平地震作用及風載作用有效傳遞給其他抗側力構件。傳統的鋼-現澆混凝土樓蓋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和剛度,但其存在現場模板作業、鋼筋綁扎作業和混凝土澆筑作業量大等問題,施工作業慢、人工成本高,且環境污染嚴重,不符合建筑工業化和綠色建筑的發展理念。為適應工業化建造需求,現有裝配式鋼-混組合樓蓋的樓板形式主要包括傳統桁架筋樓承板、可拆底模桁架筋樓承板和疊合板組合樓板等,但市場驗證表明,上述產品仍非裝配式住宅建筑樓板的成熟解決方案:傳統桁架筋樓承板由于壓型鋼板暴露,美觀性差,妨礙裝修,消費者認可度較低;可拆底模桁架筋樓承板施工工序復雜,底模的實際可重復利用性不高,成本控制難度大;而疊合板組合樓板實際厚度往往大于150mm,在住宅建筑中的適應度較低。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全預制裝配式鋼-混組合樓蓋體系及設計計算方法,設計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進行預制混凝土樓板與H型鋼梁間及預制混凝土樓板間的連接,具體為H型鋼梁與其上方預制混凝土樓板之間通過UHPC榫卯連接節點連成一個整體,預制混凝土樓板之間通過UHPC榫卯連接節點連接。該裝配式樓蓋體系具有構造簡單、性能可靠、施工方便快捷、綠色環保等優勢。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本發明首先提供一種全預制裝配式鋼-混組合樓蓋體系,包括預制混凝土樓板、H型鋼梁、梁板UHPC榫卯連接節點和板板UHPC榫卯連接節點,其中:
所述預制混凝土樓板的兩側沿板厚方向開有抗剪槽孔;
所述H型鋼梁上翼緣上焊接有栓釘連接件;
兩預制混凝土樓板與H型鋼梁之間采用梁板UHPC榫卯連接節點連接,兩預制混凝土樓板擱置在上翼緣兩側,預制混凝土樓板在與H型鋼梁連接側橫向鋼筋不伸出,連接區域內設置有后置鋼筋架,后置鋼筋架兩端分別伸入兩預制混凝土樓板的抗剪槽孔內,并且連接區域內H型鋼梁上翼緣上以及抗剪槽孔內澆筑UHPC形成第一連接塊;
相鄰兩預制混凝土樓板之間采用板板UHPC榫卯連接節點連接,預制混凝土樓板在與相鄰預制混凝土樓板連接側橫向鋼筋伸出并相互搭接綁扎,連接區域內預制混凝土樓板之間以及抗剪槽孔內澆筑UHPC形成第二連接塊。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抗剪槽孔為T型槽孔,T型槽孔在板面方向為T型,第一連接塊、第二連接塊兩側分布有T型UHPC抗剪鍵。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T型槽孔為盲孔,在板厚方向不貫通板厚。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栓釘連接件在所述H型鋼梁上翼緣上縱向設置兩排,栓釘連接件與所述抗剪槽孔位置對應,兩排栓釘連接件分別靠近對應預制混凝土樓板的抗剪槽孔。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梁板UHPC榫卯連接節點連接區域內還設置有后置貫穿縱筋,后置貫穿縱筋從所述后置鋼筋架中穿過。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后置貫穿縱筋設置兩根,呈上下布置在兩排栓釘連接件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學,未經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6560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