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預應力張拉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765087.1 | 申請日: | 2021-07-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7382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0 | 
| 發明(設計)人: | 那麗巖;呂燕霞;戴俊輝;單奇峰;杜素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E01D21/00 | 分類號: | 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航聯科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蔡鼎 |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預應力 設備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預應力張拉設備,屬于路橋施工設備技術領域。包括缸套、第一張拉缸體和第二張拉缸體,第一張拉缸體位于第二張拉缸體與缸套之間,缸套與第一張拉缸體之間具有第一液壓腔,第一張拉缸體與第二張拉缸體之間具有第二液壓腔,第二張拉缸體上具有多個穿索單元,穿索單元包括鋼絞線引導套、固定在鋼絞線引導套上的平衡活塞、開設在第二張拉缸體的缸體底板上的平衡滑孔和固定在第二張拉缸體上的錨定板,鋼絞線引導套的外端設置有能夠對穿過鋼絞線引導套的鋼絞線進行單向固定的第一錐形夾片塞;錨定板與第二張拉缸體的缸體底板之間形成一密閉的平衡腔,各平衡滑孔均與平衡腔相通,本發明具有能夠使各鋼絞線受力均勻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路橋施工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預應力張拉設備。
背景技術
預應力張拉就是在橋梁砼構件中提前施加預應力,使得被施加預應力張拉構件承受壓應力,進而使得其產生一定的形變,來應對梁型構件本身所受到的荷載。在工程結構構件承受外荷載之前,對受拉模塊中的鋼絞線施加預壓應力,可以提高構件的抗彎能力和剛度,推遲裂縫出現的時間,增加構件的耐久性。
由于橋梁砼構件中同一位置預應力施加索是由多根鋼絞線呈束分布的,在進行預應力張拉施工時也是將呈束的各鋼絞線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張拉的,這使其存在如下缺陷:1、呈束的各鋼絞線是分別通過錐形夾片塞進行止回錨定的,在張拉時,各鋼絞線與錐形夾片塞存在的相對滑動位移不可能完全相等,導致各鋼絞線在被拉伸相同長度的情況下,每根鋼絞線的預緊力并不一致,測量和張拉結束時的預緊力是整束鋼絞線的預緊力,必然存在有些鋼絞線預緊力大、有些鋼絞線預緊力小的情況,致使部分情況下會造成拉斷的情況;2、在鋼絞線束以曲線的形式存在于橋梁砼構件中時,各鋼絞線預緊力不一致的情況更為嚴重。
基于上述原因,現有的預應力張拉設備(千斤頂)和施工方法不能給達到理想的效果,所謂理想的效果應該是:各鋼絞線預緊力基本一致,呈束鋼絞線的整體預緊力達到設定值,這樣不僅可以減少斷索的問題,還能夠最大程度的達到鋼絞線張拉預緊而提高橋梁砼構件強度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預應力張拉設備,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使鋼絞線束的各鋼絞線預緊力均衡。
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預應力張拉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缸套、第一張拉缸體和第二張拉缸體,所述第一張拉缸體位于第二張拉缸體與缸套之間,所述缸套與第一張拉缸體之間具有第一液壓腔,所述第一張拉缸體與第二張拉缸體之間具有第二液壓腔,所述第二張拉缸體上具有多個穿索單元,所述穿索單元包括鋼絞線引導套、固定在鋼絞線引導套上的平衡活塞、開設在第二張拉缸體的缸體底板上的平衡滑孔和固定在第二張拉缸體上的錨定板,所述第二張拉缸體的缸體底板和錨定板上均具有允許鋼絞線引導套穿過的穿孔,所述鋼絞線引導套的外端設置有能夠對穿過鋼絞線引導套的鋼絞線進行單向固定的第一錐形夾片塞;所述錨定板與第二張拉缸體的缸體底板之間形成一密閉的平衡腔,各所述平衡滑孔均與平衡腔相通;所述平衡腔、第一液壓腔和第二液壓腔內均填充有液壓油。
進一步的,所述缸套的端部具有一安裝口,所述安裝口處設置有預埋錨具,所述預埋錨具上具有與各鋼絞線一一對應的錨線孔,所述錨線孔內設有第二錐形夾片塞。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張拉缸體的缸體底板開設有與平衡滑孔遠離平衡腔的一側相通的呼吸孔。
進一步的,所述缸套上設置有與第一液壓腔相通的第一通液接管。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張拉缸體上設置有與第二液壓腔相通的第二通液接管。
進一步的,所述缸套與第一張拉缸體通過一第一密封座密封,第一密封座固定在缸套上,第一密封座滑動連接在第一張拉缸體上。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張拉缸體與第二張拉缸體通過一第二密封座密封,第二密封座固定在第一張拉缸體上,第二密封座滑動連接在第二張拉缸體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未經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6508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