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網關切換方法、裝置、終端設備及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764712.0 | 申請日: | 2021-07-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6010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16 |
| 發明(設計)人: | 王超然;翁楷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聯洲國際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24 | 分類號: | H04L12/24;H04L12/66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麥小嬋;郝傳鑫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網關 切換 方法 裝置 終端設備 計算機 可讀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公開一種網關切換方法,包括:監測待測網關連接的ISP的通信狀態;當所述待測網關連接的ISP發生通信故障時,選擇一個具有備份網關功能的中繼器作為新網關;在響應于網關切換操作時,選擇預設的網關切換方式進行網關切換。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網關切換裝置、終端設備和存儲介質,其能夠利用網絡系統中的中繼器作為新網關,在待測網關連接的ISP出現通信故障時選擇合適的網關切換方式進行網關切換,提高了網關備份的適配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網關切換方法、裝置、終端設備及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ISP提供的網絡接入服務質量良莠不齊,傳統接入方式用戶完全受制于ISP提供的寬帶。為提高用戶網絡體驗,保障用戶在寬帶質量較差甚至崩潰狀況下繼續享用網絡服務,需對網關進行備份。現有常用的網關備份方案大多應用于穩定性和可靠性要求高的工業領域,在備份過程中通常需要增加額外的硬件模塊,導致不適合家庭環境。另外,個別基于普通家用路由器的實現方案中,備份過程只存在于網絡系統中主路由設備上,這種方案靈活性較差,用戶只能選取具有多重接入方式的設備作為主路由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網關切換方法、裝置、終端設備及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能夠利用網絡系統中的中繼器作為新網關,在待測網關連接的ISP出現通信故障時選擇合適的網關切換方式進行網關切換,提高了網關備份的適配性。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網關切換方法,包括:
監測待測網關的連接的ISP的通信狀態;
當所述待測網關連接的ISP發生通信故障時,選擇一個具有備份網關功能的中繼器作為新網關;
在響應于網關切換操作時,選擇預設的網關切換方式進行網關切換;
其中,所述網關切換方式包括第一網關切換方式、第二網關切換方式、第三網關切換方式和第四網關切換方式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第一網關切換方式為:控制所述待測網關重啟進入中繼模式,并控制所述新網關重啟進入路由模式;所述第二網關切換方式為:在保持內部網絡原本的數據流動邏輯不變的情況下,增加控制所述待測網關將訪問外部網絡的流量轉發給所述新網關處理,以及控制所述新網關將外部網絡返回的流量轉發給所述待測網關處理的過程;所述第三網關切換方式為:控制所述待測網關將完成信息配置的所述新網關的信息廣播,以使客戶端將訪問外部網絡的流量發送至所述新網關;所述第四網關切換方式為:更換所述待測網關和所述新網關的IP,并在關閉所述待測網關的DHCP服務器的同時開啟所述新網關的DHCP服務器。
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第一網關切換方式具體為:
將所述待測網關、所述新網關和組網中的其它中繼器斷開與所述客戶端的連接;
控制所述待測網關重啟進入中繼模式,并控制所述新網關重啟進入路由模式;
將所述待測網關、所述新網關和所述其他中繼器建立與所述客戶端的連接。
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第二網關切換方式具體為:
控制所述待測網關將網絡配置信息發送至所述新網關;
控制所述新網關根據所述網絡配置信息進行信息配置,以使所述新網關按照NAT規則將訪問外部網絡的流量轉發至外部網絡,并且按照所述NAT規則將外部網絡返回的流量轉發至內部網絡。
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第三網關切換方式具體為:
控制所述待測網關將所述網絡配置信息發送至所述新網關,以使所述新網關根據所述網絡配置信息進行信息配置;
在所述新網關完成信息配置后,控制所述待測網關廣播DHCP報文;其中,所述DHCP報文包含所述新網關的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聯洲國際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聯洲國際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6471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