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帶自動復位的限位開關結構及支架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764513.X | 申請日: | 2021-07-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0995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7 |
| 發明(設計)人: | 龍燦;王柏林;郭宏偉;張秀金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市宏聯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M11/10 | 分類號: | F16M11/10;F16M1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韓靜粉 |
| 地址: | 523726 廣東省東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復位 限位 開關 結構 支架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帶自動復位的限位開關結構及支架,用于解決現有的限位開關操作復雜的技術問題。本發明中的所述旋轉殼體可受驅相對于所述固定殼體旋轉;所述旋轉殼體上設置有解鎖按鍵以及彈性定位卡柱,所述固定殼體上設置有沿所述彈性定位卡柱的旋轉軌跡分布的多個定位卡孔;所述彈性定位卡柱伸出所述旋轉殼體外并活動插接于所述定位卡孔內以限制所述旋轉殼體相對于所述固定殼體旋轉,所述解鎖按鍵用于驅動所述彈性定位卡柱移動并使所述彈性定位卡柱脫離所述定位卡孔;所述固定殼體上設置有與所述定位卡孔數量相同的彈性限位件;所述解鎖按鍵驅動所述彈性定位卡柱脫離所述定位卡孔后,所述彈性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解鎖按鍵復位。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限位開關設計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帶自動復位的限位開關結構及支架。
背景技術
對于廣泛使用的限位開關,操作者在按下限位開關后,可相對運動的兩個組件便不能發生相對運動,操作者需要再次按下限位開關后,上述的兩個組件才能發生相對運動,上述限位開關的結構在完成限位與釋放兩個動作時需要被操作兩次,導致操作過程比較繁復,進一步地,當操作者需要在按下限位開關后推動組件時,往往騰不出手來做按下或釋放限位開關的動作。
因此,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尋找一種帶自動復位的限位開關結構成文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研究的重要課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帶自動復位的限位開關結構及支架,用于解決現有的限位開關操作復雜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帶自動復位的限位開關結構,包括固定殼體與旋轉殼體,所述旋轉殼體可受驅相對于所述固定殼體旋轉;
所述旋轉殼體上設置有解鎖按鍵以及彈性定位卡柱,所述固定殼體上設置有沿所述彈性定位卡柱的旋轉軌跡分布的多個定位卡孔;
所述彈性定位卡柱伸出所述旋轉殼體外并活動插接于所述定位卡孔內以限制所述旋轉殼體相對于所述固定殼體旋轉,所述解鎖按鍵用于驅動所述彈性定位卡柱移動并使所述彈性定位卡柱脫離所述定位卡孔;
所述固定殼體上設置有與所述定位卡孔數量相同的彈性限位件;
所述解鎖按鍵驅動所述彈性定位卡柱脫離所述定位卡孔后,所述彈性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解鎖按鍵復位。
可選地,所述解鎖按鍵包括按鍵本體和第一彈簧;
所述旋轉殼體上設置有用于容納所述第一彈簧的容置腔,所述第一彈簧放置于所述容置腔內,所述第一彈簧的第一端與所述容置腔的腔壁相抵接;
所述按鍵本體的底面設置有壓板,所述壓板與所述第一彈簧相抵接;
所述解鎖按鍵呈下壓狀態時,所述壓板對所述第一彈簧進行壓縮。
可選地,所述彈性定位卡柱包括卡柱本體和第二彈簧;
所述卡柱本體的非插入端上連接有受壓塊,所述受壓塊朝向所述按鍵本體的外側壁上設置有第一傾斜面,所述第二彈簧的第一端與所述旋轉殼體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彈簧的第二端與所述受壓塊固定連接;
所述按鍵本體的非按壓端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傾斜面配合的第二傾斜面;
所述解鎖按鍵呈下壓狀態時,所述第二傾斜面沿所述第一傾斜面滑動以驅使所述卡柱本體脫離所述定位卡孔。
可選地,所述彈性限位件包括限位卡柱和第三彈簧;
所述固定殼體上設置有安裝孔,所述限位卡柱位于所述安裝孔內,所述第三彈簧的第一端固定連接于所述安裝孔內,所述第三彈簧的第二端與所述限位卡柱的第一端固定連接;
所述按鍵本體的底面設置有與所述限位卡柱相配合的限位擋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市宏聯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市宏聯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6451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