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用于3D打印絲盤的振動防松器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763962.2 | 申請日: | 2021-07-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3477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30 |
| 發明(設計)人: | 楊杰;黎靜;張祺;馬紅林;范樹遷;劉基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重慶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9C64/321 | 分類號: | B29C64/321;B22F12/50;B33Y4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08 | 代理人: | 金海榮 |
| 地址: | 400714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打印 振動 防松器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種適用于3D打印絲盤的振動防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防松機構(1)、旋轉防松機構(2)、導向基座(3)和蓋板(4),其中:
所述垂直防松機構(1)連接旋轉防松機構(2),沿導向基座(3)內部導向槽垂直伸縮,旋轉防松機構(2)隨動絲盤,蓋板(4)固定在導向基座(3)兩端,導向基座(3)連接調節安裝塊(5),調節安裝塊(5)固定于底板(6);
當振動防松器處于非工作狀態時,垂直防松機構(1)的上限位彈簧I(11)、上限位彈簧II(12)、下限位彈簧I(11’)和下限位彈簧II(12’)伸展,旋轉防松機構(2)的上滾動摩擦輪(21)和下滾動摩擦輪(21’)接觸;
當振動防松器處于工作狀態時,絲盤單側擋邊滑入旋轉防松機構(2)的上滾動摩擦輪(21)和下滾動摩擦輪(21’)之間,垂直防松機構(1)的上限位彈簧I(11)、上限位彈簧II(12)、下限位彈簧I(11’)和下限位彈簧II(12’)壓縮,上滾動摩擦輪(21)和下滾動摩擦輪(21’)擠壓絲盤擋邊兩側。
2.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適用于3D打印絲盤的振動防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防松機構(1)包括上下對稱的垂直防松機構上部和垂直防松機構下部,其中:
所述垂直防松機構上部包括上限位彈簧I(11)、上限位彈簧II(12)和上限位滑塊(13),所述上限位彈簧I(11)和所述上限位彈簧II(12)對稱分布,所述上限位彈簧I(11)和上限位彈簧II(12)的一端在上限位滑塊(13)沉孔內,另一端在蓋板(4)對應沉孔中;
所述垂直防松機構下部包括下限位彈簧I(11’)、下限位彈簧II(12’)和下限位滑塊(13’),下限位彈簧I(11’)和下限位彈簧II(12’)對稱分布,所述下限位彈簧I(11’)和下限位彈簧II(12’)的一端在下限位滑塊(13’)沉孔內,另一端在蓋板(4)對應沉孔中。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一種適用于3D打印絲盤的振動防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防松機構(2)包括上下對稱的旋轉防松機構上部和旋轉防松機構下部,其中:
所述旋轉防松機構上部包括上滾動摩擦輪(21)和上滾動軸(22),所述上滾動軸(22)一端連接所述上滾動摩擦輪(21),另一端固定在上限位滑塊(13)中;
所述旋轉防松機構下部包括下滾動摩擦輪(21’)和下滾動軸(22’),下滾動軸(22’)一端連接下滾動摩擦輪(21’),另一端固定在下限位滑塊(13’)中。
4.如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適用于3D打印絲盤的振動防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滾動摩擦輪(21)和下滾動摩擦輪(21’)接觸絲盤擋邊的外圓周表面覆蓋阻尼材質層。
5.如權利要求4所述一種適用于3D打印絲盤的振動防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動防松器單個或多組使用。
6.如權利要求4所述一種適用于3D打印絲盤的振動防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動防松器適用絲材是聚合物及其復合材料或金屬及其復合材料或金屬與聚合物復合材料。
7.一種如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適用于3D打印絲盤的振動防松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驟:
A)絲盤單側擋邊滑入上滾動摩擦輪(21)和下滾動摩擦輪(21’)之間;
B)導向基座(3)與調節安裝塊(5)螺釘連接,調整調節安裝塊(5)的腰孔位置,使絲盤擋邊平行于底板(6);
C)螺釘連接固定調節安裝塊(5)與底板(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重慶大學,未經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重慶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63962.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