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耐高溫絕緣電力電纜管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763002.6 | 申請日: | 2021-07-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5889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01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俊峰;王華;吳大轉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杰藍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9/00 | 分類號: | B24B9/00;B24B9/20;B24B41/00;B24B41/04;B24B41/06;B24B47/12;B24B47/22;B29C45/16;B29C48/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則元起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周衛(wèi) |
| 地址: | 2422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耐高溫 絕緣 電力電纜 | ||
1.一種耐高溫絕緣電力電纜管,包括保溫層、管狀基層、耐高溫層,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狀基層的內部設置有保溫層,所述管狀基層的外部設有耐高溫層,該電纜管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將等規(guī)聚丙烯樹脂、耐熱絕緣功能母粒、嵌段共聚聚丙烯、烯烴嵌段共聚彈性體OBC、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樹脂加入高速混合機中混合均勻,混合均勻得到改性樹脂,采用螺桿擠出機將改性樹脂擠出,得到管狀基層;
步驟二、將步驟一中得到的管狀基層安裝在模具中,對管狀基層的內側和外側分別注塑保溫層和耐高溫層,取出冷卻至室溫;
步驟三、將步驟二中得到的管材使用切割設備對其加工成定長管材,再使用切口打磨裝置對切割部位進行打磨修整得到成品。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耐高溫絕緣電力電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狀基層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備得到:等規(guī)聚丙烯樹脂50-85份,嵌段共聚聚丙烯5-15份,烯烴嵌段共聚彈性體OBC 2-6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樹脂10-25份,耐熱絕緣功能母粒0.5-4份。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耐高溫絕緣電力電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溫層的材料為無堿玻璃纖維。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耐高溫絕緣電力電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溫層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備得到:丙烯酸鋅樹脂5-7份、陶瓷微粉12-16份、鋁酸酯4-10份、云母粉1-2份、氧化硅10-20份;石英砂5-10份。
5.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耐高溫絕緣電力電纜管,其特征在于,耐熱絕緣功能母粒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備:嵌段共聚聚丙烯樹脂30-55份,納米紅色粉1-3份,納米黃色粉1-3份,潤滑劑2-5份,加工助劑2-6份,抗氧劑0.5-2份,光穩(wěn)定劑1-4份,二氧化鉬3-8份,二氧化鉻3-8份。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耐高溫絕緣電力電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打磨裝置的工作方法如下:
當切口打磨裝置工作時,首先將切割后的管材插入至安裝架(2)中,可對傳送機構(6)進行調節(jié),松開液壓缸(603),使得活塞桿處于自由活動狀態(tài),此時向右側推動傳動塊(608),限位套(6065)和活動桿(6061)之間相對滑動,同側的兩個傳動塊(608)向上下兩個方向運動,二者之間間距變大,將管材安裝在兩個傳送機構(6)之間,此時啟動電機三(610),電機三(610)帶動減速箱(609)轉動,經(jīng)過減速箱(609)的減速效果,使得活動輪(6081)跟隨旋轉,從而使傳送帶(6083)發(fā)生旋轉帶動中間的管材向一側運動,此時傳送帶(6083)對管材提供一定的夾緊力,啟動液壓缸(603),其活塞桿推動活動塊(605)向左側運動,此時再調節(jié)限位桿(611)將管材表面包裹;
當管材運動一端運動至打磨機構(4)的位置時,電機三(610)就停止工作,管材夾具(3)啟動,將管材夾緊,此時電機一(401)和電機二(405)開始工作,分別帶動打磨輪一(404)和打磨輪二(407)旋轉,打磨輪一(404)和打磨輪二(407)交錯設置,其交錯處對管材切口進行打磨,內外壁同時進行加工;并且電機四(507)開始工作,帶動驅動輪(503)旋轉,從動輪(504)跟隨驅動輪(503)沿著殼體(502)的內壁旋轉,使得打磨機構(4)做勻速圓周運動,對管材的圓周切口進行打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杰藍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jīng)安徽杰藍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63002.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