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水利工程測量一體化智能處理服務平臺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762402.5 | 申請日: | 2021-07-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5007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8 |
| 發明(設計)人: | 聶宗齋;李朝輝;吳松;韓光;張增印;榮立;孫會超;郭超;陳沖;彭剛躍;蘇帥偉;孫汝輝;任鼎鑫;劉思慧;趙貴清;胡振邦;王夢櫻;王展;李思敏;王雅琳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省水利勘測設計研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10/10 | 分類號: | G06Q10/10;G06Q10/06;G06Q50/08;G01C13/00;G06F30/18 |
| 代理公司: | 鄭州異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韓華;韓鵬程 |
| 地址: | 450016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利工程 測量 一體化 智能 處理 服務 平臺 | ||
1.一種水利工程測量一體化智能處理服務平臺,包括導線模塊、水準模塊、編碼轉換模塊和橫斷面成圖模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水利工程測量一體化智能處理服務平臺,其特征在于:
所述導線模塊包括數據錄入、平差計算、報表輸出;
所述導線模塊的數據錄入,包括下述步驟:
S1.1.1,所述外業測量人員通過所述用戶端設定確定觀測參數,觀測參數包括儀器型號、觀測等級、觀測點數、觀測測回數和天氣情況;
S1.1.2,外業測量人員進行第1測站點導線觀測,通過用戶端錄入所述第1測站點的水平度盤盤左讀數、水平度盤盤右讀數、垂直度盤盤左讀數、垂直度盤盤右讀數、斜距、盤左邊長、盤右邊長、測站高和視點高測量數據;
S1.1.3,用戶端計算第1測站點的2C值、指標差和邊長較差;所述2C值=水平度盤盤左讀數+180-水平度盤盤右讀數;所述指標差=(垂直度盤盤左讀數+垂直度盤盤右度數-360)/2;所述邊長較差=盤左邊長-盤右邊長;
S1.1.4,用戶端判斷第1測站點的2C值、指標差和邊長較差是否超過預設的限值;如果第1測站點的2C值、指標差和邊長較差中有一個超過預設的限值,第1測站點測量數據作廢,重新觀測錄入;如果均未超過預設的限值,繼續下一步;
S1.1.5,用戶端計算第1測站點的水平角、垂直角和邊長;所述水平角=(水平度盤盤左讀數+水平度盤盤右讀數)/2;所述垂直角=(垂直度盤盤左讀數+垂直度盤盤右讀數)/2;所述邊長=(盤左邊長+盤右邊長)/2;
S1.1.6,用戶端判斷第1測站點的水平角、垂直角和邊長數據是否超過預設的限值;如果第1測站點的水平角、垂直角和邊長中有一個超過預設的限值,第1測站點測量數據作廢,重新觀測錄入;若均未超過預設的限值,繼續下一步;
S1.1.7,第1測站點測量數據錄入完成后,用戶端首先進行測量數據入庫檢查,并及時將檢查結果反饋給外業測量人員,檢查無誤后,將第1測站點的測量數據通過網絡上傳至所述服務端,錄入服務端的數據庫中;服務端對用戶端上傳的測量數據進行數據處理及存儲;
S1.1.8,外業測量人員繼續進行第2測站點導線觀測,通過用戶端錄入第2測站點水平度盤盤左讀數、水平度盤盤右讀數、垂直度盤盤左讀數、垂直度盤盤右讀數、斜距、盤左邊長、盤右邊長、測站高和視點高測量數據;然后重復S1.1.3- S1.1.7步驟,依次完成其他測站點的測量數據處理及存儲;
所述導線模塊的平差計算,包括下述步驟:
S1.2.1,服務端在所有測站點的測量數據入庫完成后,計算導線起邊方位角和終邊方位角;
所述起邊方位角為起始邊已知點A和B的方位角,以下敘述中簡稱aAB,所述終邊方位角為終點邊已知點C和D的方位角,以下敘述中簡稱aCD;所述已知點是指已經知道該點在測量坐標系中的橫坐標和縱坐標;計算按照象限公式計算,計算過程如下:
,
,
,
,
,
,
所述測量坐標系以x軸為縱坐標,y軸為橫坐標,將測量坐標系分為四個象限;其中△yAB=YB-YA ,△xAB=XB-XA;XA代表已知點A的縱坐標,YA代表已知點A的橫坐標;XB代表已知點B的縱坐標,YB代表已知點B的橫坐標;△xAB代表已知點B和已知點A的縱坐標差值;△yAB代表已知點B和已知點A的橫坐標差值;
S1.2.2,按照導線前進方向,依次計算導線邊每兩個相鄰點的方位角;
導線前進方向是指導線起始邊A點到導線終點邊D點所指示的方向;A點與D點之間,除已知點B點和C點外,還由n個未知點,n個所述未知點是按設計要求設置在已知點B和C之間的加密點,其坐標值未知,n個未知點對應n個測站數據; 其中S1.2.1步驟中,已得知導線邊已知點A和已知點B之間的方位角aAB,以及導線邊已知點C和已知點D之間的方位角aCD,將n個未知點中的任意一個點標記為Mi,其中0≤i≤n的自然數;按照導線前進方向,點Mi+1位于點 Mi的前方,點Mi-1位于點Mi的后方,計算導線邊每兩個相鄰點Mi與Mi+1的方位角;計算過程如下:
fβ= aAB+∑β左-n*180- aCD;a MiMi+1 =a Mi-1M+β左-fβ/n-180;
其中:aMiMi+1代表相鄰點Mi與Mi+1之間的方位角,aMi-1Mi代表相鄰點Mi-1與Mi之間的方位角;∑β左代表n個未知點水平角之和;β左代表未知點Mi+1與其后方點Mi和點Mi-1的水平角之和;a MiMi+1代表需計算的相鄰點Mi與點Mi+1之間的方位角,a Mi-1Mi代表相鄰點Mi-1與點Mi之間的方位角;
而且,當i=0時,Mi-1為M0-1,代表已知點A;Mi為M0,代表已知點B; 當i=n時,Mi+1為Mn+1, 代表已知點C;
當i=0時,計算已知點B與未知點M1之間的方位角,計算過程如下: 首先,計算aCD’=aAB+∑β左-n*180; 其次,計算fβ= aCD’- aCD; 然后,計算a BM1 =a AB+β左-fβ/n-180; 當i=1時,表示計算已知點M1與未知點M2之間的方位角,計算過程如下: 首先,計算aCD’=aAB+∑β左-n*180; 其次,計算fβ= aCD’- aCD;然后,計算aM1M2 =a BM1+β左-fβ/n-180;依次類推,計算出導線邊每兩個相鄰點的方位角;
S1.2.3,計算導線上任意未知點Mi的增量坐標;所述增量坐標簡稱△XMi、△YMi;計算公式如下:
△XMi=d*cosaMiMi+1,△YMi=d*sinaMiMi+1;其中,d為相鄰點Mi與點Mi+1之間的邊長,邊長由外業人員測量獲得;
S1.2.4,計算未知點坐標增量閉合差;計算公式如下:
Fx=∑△X –(xC-xB),Fy=∑△Y –(yC-yB),其中,∑△X為S1.2.3步中計算的△XMi的總和,∑△Y為S1.2.3步中計算的△YMi的總和; XB代表起始邊已知點B的縱坐標,YB代表起始邊已知點B的橫坐標;XC代表起始邊已知點C的縱坐標,YC代表起始邊已知點C的橫坐標;
S1.2.5計算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F;計算公式如下:
F=(Fx 2+ Fy 2)的開平方,K=1/(∑d/F);其中∑d為所有未知點邊長總和;
S1.2.6評定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是否超過預設的限值,如果超限,服務端查找原因返回用戶端;
S1.2.7,如果不超限,服務端計算導線中所有未知點的坐標;計算公式如下:
XMi+1=XMi+△X Mi- Fx*d Mi /∑d,YMi+1=YMi+△YMi- Fy*d Mi /∑D;其中XMi+1為點Mi+1的縱坐標,YMi+1為點Mi+1的橫坐標;XMi為點Mi+1后方相鄰點Mi的縱坐標,XMi為點Mi+1后方相鄰點Mi的橫坐標;△X Mi和△YMi為Mi+1后方相鄰點Mi的增量坐標的;d Mi為點Mi+1后方相鄰點Mi的邊長;
S1.2.8,計算完成后,服務端將所計算出來的數據存儲到服務端的數據庫中;
所述導線模塊報表輸出,包括下述步驟:
S1.3.1,用戶端向服務端請求報表輸出;
S1.3.2,服務端自動將計算結果繪制控制測量路線圖,同時生成控制點成果表,并返回給用戶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省水利勘測設計研究有限公司,未經河南省水利勘測設計研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62402.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氨氣傳感器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汽車機艙后橫梁總成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Q 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數據處理系統或方法;其他類目不包含的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處理系統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預定,例如用于門票、服務或事件的
G06Q10-04 .預測或優化,例如線性規劃、“旅行商問題”或“下料問題”
G06Q10-06 .資源、工作流、人員或項目管理,例如組織、規劃、調度或分配時間、人員或機器資源;企業規劃;組織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倉儲、裝貨、配送或運輸;存貨或庫存管理,例如訂貨、采購或平衡訂單
G06Q10-10 .辦公自動化,例如電子郵件或群件的計算機輔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