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活性炭負載微生物的循環曝氣系統及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761947.4 | 申請日: | 2021-07-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8243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19 |
| 發明(設計)人: | 蔣曉雷;馬小蘭;董善成;楊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泰亞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30 | 分類號: | C02F3/30;B01J20/20;B01J20/28;B01J20/30;C02F101/16;C02F101/10 |
| 代理公司: | 山東濟南齊魯科技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張娟 |
| 地址: | 261500 山東省濰坊市高***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活性炭 負載 微生物 循環 系統 工藝 | ||
1.一種活性炭負載微生物的循環曝氣系統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環曝氣系統包括好氧反應區、缺氧反應區、厭氧反應區、澄清區和出水堰;
所述好氧反應區、缺氧反應區、厭氧反應區、澄清區和出水堰一體化設計;
所述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S1.將待處理污水經過濾除去大塊雜質;
S2.過濾后的待處理污水通過布水管進入好氧反應區,經曝氣管曝氣,負載微生物的活性炭對污水中的有機物進行吸附降解;
S3.負載微生物的活性炭及經過好氧反應區處理的污水提升至脫氣區并回流至缺氧反應區;
S4.在缺氧反應區完成氮的去除,待處理污水進入厭氧反應區;
S5.聚磷菌在厭氧反應區分解體內的聚磷和糖原,活性炭及負載的微生物連同部分污水在曝氣作用下,循環至好氧反應區,繼續對待處理污水進行好氧反應;
S6.處理后的污水經由澄清區,固液分離后從出水堰流出;
所述S2步驟中曝氣的氣水比為3-3.5:1;
所述S2步驟中的好氧反應區水溫控制在16-38℃,pH控制在6.5-8,溶解氧的濃度為2-3mg/L;
所述缺氧反應區溶解氧的濃度0.2-0.4mg/L;所述厭氧反應區溶解氧的濃度為0.12-0.16mg/L;
所述負載微生物的活性炭的制備依次包括干燥、酸化、微波處理和負載;
所述酸化,將活性炭顆粒加入到1-2倍的水中,攪拌6-10min,加入質量分數40-50%的磷酸溶液,水浴加熱至80-90℃攪拌3-4h,過濾并洗滌至濾液顯中性,150-180℃下干燥2-3h;所述磷酸溶液的加入量為活性炭顆粒的2-3倍;
所述微波處理,將活性炭顆粒微波加熱15-20min,微波功率400-600W;所述負載,將活性污泥加入到3-5倍的蒸餾水中,攪拌10-15min,得微生物菌種溶液,再投加活性炭顆粒,25-30℃下浸漬2-3h;所述活性炭顆粒的投加量為活性污泥的1-2%;
所述工藝之前還要進行馴化,所述馴化,將負載微生物的活性炭通過渣漿泵投入到反應區中,通入格柵過濾的待處理污水,通入量為維持液面高度30-35cm,污水停留60-72h,再投加營養液,溫度為26-30℃,通入二氧化碳保持pH在7-7.5,采用間歇曝氣的方式,2-3min好氧和10-13min缺氧交替進行;
所述負載微生物的活性炭的投入量為3500-5000mg/L;所述營養液的組份為葡萄糖1-2g/L、硝酸鉀1.5-2g/L、磷酸二氫鉀0.3-0.8g/L、蛋白胨8-13g/L、瓊脂6-10g/L、氯化鈉3-5g/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泰亞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山東泰亞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61947.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爆破振動數據的測量方法
- 下一篇:一種螺絲鎖附狀態的檢測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