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二極管引腳整形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761683.2 | 申請日: | 2021-07-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7783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08 |
| 發明(設計)人: | 張培春;李鴻生;蔡紫超;馮晨晨;曾秀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南方德爾汽車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F1/00 | 分類號: | B21F1/00;B21F11/00;H01L33/6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專利事務所 44242 | 代理人: | 曹祥波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福***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二極管 引腳 整形 設備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二極管引腳整形設備,其包括:具有臺面的機座、設置于所述臺面上的定位模組、張開模組和折彎模組,所述定位模組的上方還設有一剪切模組,所述定位模組用于將待整形的二極管定位固定,所述剪切模組用于將二極管的引腳進行裁剪,所述張開模組用于將二極管的引腳向外側折彎張開,所述折彎模組用于將折彎后的引腳再次折彎以完成整形。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二極管引腳整形設備,其采用剪切模組、張開模組、折彎模組和定位模組共同實現了二極管引腳整形的自動化,效率高的同時,相較于人工,成本低,質量更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二極管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二極管引腳整形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自動化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加工工藝被自動化設備替代。但 是,目前對于二極管引腳整形主要還是采用人工方式,人工效率低,成本 高,且質量不穩定。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二極管引腳整形設 備,以解決現有人工對二極管引腳整形效率低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二極管引腳整形設備,其包括:具有臺面 的機座、設置于所述臺面上的定位模組、張開模組和折彎模組,所述定位 模組的上方還設有一剪切模組,所述定位模組用于將待整形的二極管定位 固定,所述剪切模組用于將二極管的引腳進行裁剪,所述張開模組用于將 二極管的引腳向外側折彎張開,所述折彎模組用于將折彎后的引腳再次折 彎以完成整形。
其一,所述機座上還設有支撐臂,所述剪切模組連接于所述支撐臂上。
其二,所述剪切模組包括:剪切氣缸,受控于所述剪切氣缸的切刀, 所述剪切氣缸連接于所述支撐臂上。
其三,所述剪切氣缸的連接塊下方設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的下方設 有壓板,所述連接板上還設有若干導向桿、對位銷和等高螺絲,所述壓板 上設有與所述導向桿對應的限位孔,所述壓板通過所述等高螺絲連接于所 述連接板,其中,所述等高螺絲上還套裝有彈簧,所述彈簧擠壓于連接板 和壓板之間,所述壓板上還設有用于保護二極管頭部的軟質壓塊。
其四,所述連接板上設有一連接槽,所述切刀設于所述連接槽,所述 剪切氣缸的連接塊連接于所述連接板且抵頂于所述切刀的頂部,所述切刀 上設有一凹槽型刀口。
其五,所述張開模組包括:張開氣缸、第一撥塊固定塊和第二撥塊固 定塊,所述第一撥塊固定塊和第二撥塊固定塊均受控于所述張開氣缸同步 相向或相背移動,其中,所述第一撥塊固定塊上設有用于撥開二極管其中 一引腳的第一撥塊,所述第二撥塊固定塊上也設有用于撥開二極管另一引 腳的第二撥塊,對二極管引腳整形前,所述第一撥塊和第二撥塊均位于二 極管引腳的兩個引腳之間。
其六,所述定位模組的下方還設有頂升機構,所述頂升機構包括:頂 升氣缸和頂桿,所述頂升氣缸連接于所述基座,所述頂桿受控于所述頂升 氣缸升降動作,以將完成整形的二極管頂出下料。
其七,所述折彎模組包括:折彎氣缸、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所述折 彎氣缸的連接板端部設有推板固定塊,所述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固定在所 述推板固定塊的兩個限位槽內。
其八,所述定位模組包括:模塊本體和下切刀,所述模塊本體上設有 用于所述對位銷插入對位的插銷孔,以及用于固定二極管的固定槽以及用 于所述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伸入動作的第一導向限位槽和第二導向限位 槽,所述第一推板和所述第二推板沿所述第一導向限位槽和第二導向限位 槽往復運動,所述模塊本體上還設有供所述第一撥塊固定塊和第二撥塊固 定塊往復運動的避空腔。
其九,所述頂升機構包括:頂升氣缸和頂塊桿,所述頂升氣缸連接于 所述基座,所述頂塊桿受控于所述頂升氣缸升降動作,以將完成整形的二 極管頂出下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南方德爾汽車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南方德爾汽車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6168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