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家居多傳感器檢測方法、系統及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758950.0 | 申請日: | 2021-07-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5950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25 |
| 發明(設計)人: | 邱宜寧;沈子雷;許華宇;孫羽佳;于東云;趙展;張耀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信陽農林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5B15/02 | 分類號: | G05B15/02;G05B19/418;G06N3/044;G06N3/084 |
| 代理公司: | 鄭州銳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71 | 代理人: | 王江濤 |
| 地址: | 464000 河南省信陽***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人工智能 智能家居 傳感器 檢測 方法 系統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屬于通信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家居多傳感器檢測方法、系統及存儲介質,所述方法包括:S1、獲取智能家居設備上多個傳感器在工作狀態下的數據;S2、利用神經網絡模型對所述智能家居設備下一時刻的工作狀態數據進行預測;S3、基于多個所述智能家居設備的神經網絡模型構建二層神經網絡模型;S4、利用所述二層神經網絡模型對下一時刻多個所述智能家居設備之間的協同工作的狀態進行預測;S5、根據所述二層神經網絡模型的預測結果制定對智能家居設備的控制策略,并將該控制策略發送到對應的智能家居設備來實現對其進行控制,本發明不僅能提前檢測到設備將發生的異常情況,還能夠對多個智能家居設備之間的協同工作狀態進行預測。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通信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家居多傳感器檢測方法、系統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伴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人們對居家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智能家居技術應運而生,智能家居技術通過網絡將家中的各種設備連接到一起,提供家電控制、照明控制、窗簾控制、防盜報警等多種功能,能夠優化人們的生活方式,具體的,智能家居設備上設置有多種傳感器,現有的智能家居控制方式是,用戶通過終端APP與智能家居設備進行通信,從而讀取智能家居設備相關信息、讀取傳感器相關數據,進而根據獲取的數據制定控制策略并將其發送到各智能家居設備上,從而實現遠程遙控智能家居設備進行自主工作。
而在現有技術中較少對處于自主工作狀態下的智能家居設備進行檢測,從而確保智能家居設備始終處于正常的工作狀態,進而也保證家庭環境的安全,除此之外,用戶若想實現多個不同智能家居設備之間的協同工作,需要首先在與智能家居設備通信的終端APP上設定協同工作的規則,例如當智能門鎖打開時,自動打開玄關處的照明燈,通過這種方式來實現不同智能家居設備之間的協同工作,具體的操作具有一定的復雜性,且各設備之間只能按照預先設定的規則工作,智能化程度不高,優化用戶生活方式的效果有限。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以上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家居多傳感器檢測方法、系統及存儲介質,該發明通過獲取智能家居設備上多個傳感器在工作狀態下的數據,將該數據作為神經網絡模型的輸入來預測智能家居設備在下一時刻的工作狀態,接著又構建二層神經網絡模型,并將上述神經網絡模型對智能家居設備下一時刻工作狀態的預測輸出結果作為二層神經網絡模型的輸入數據,來預測下一時刻多個智能家居設備之間的協同工作的狀態,本發明不僅能夠起到檢測智能家居設備在自主工作時的工作狀態是否正常的作用,而且能夠根據二層神經網絡模型的輸出結果,自動控制相應的智能家居設備進行協同工作。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通過如下的步驟來實現:
第一步,獲取智能家居設備上多個傳感器在工作狀態下的數據;
第二步,利用神經網絡模型對所述智能家居設備下一時刻的工作狀態數據進行預測;
第三步,基于多個所述智能家居設備的神經網絡模型構建二層神經網絡模型;
第四步,利用所述二層神經網絡模型對下一時刻多個所述智能家居設備之間的協同工作的狀態數據進行預測;
第五步,根據所述二層神經網絡模型的預測結果制定對智能家居設備的控制策略,并將該控制策略發送到對應的智能家居設備來實現對其進行控制。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第二步中所述的利用神經網絡模型對智能家居設備下一時刻的工作狀態數據進行預測的過程如下:
步驟一、確定神經網絡模型輸入層、輸出層的神經元個數,具體的,輸入層、輸出層神經元個數的確定取決于模型的輸入向量與輸出向量各自的維數,由于通過采集智能家居設備上多個傳感器的數據構建模型的輸入向量,則傳感器的個數即為輸入層神經元的個數,相應的,選取智能家居設備不同工作狀態的個數作為輸出層神經元的個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信陽農林學院,未經信陽農林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5895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光電智能垃圾分揀小車系統
- 下一篇:馥郁斑蘭提取液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