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延時保護及自恢復電路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756738.0 | 申請日: | 2021-07-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1219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5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金升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H7/12 | 分類號: | H02H7/12;H02M1/34;H02H3/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67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延時 保護 恢復 電路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延時保護及自恢復電路,應用于開關電源,包括采樣積分電路和比較電路,所述的采樣積分電路用于輸入開關電源的采樣電壓V1,進行積分延時后輸出電壓信號;所述的比較電路用于將所述的電壓信號與第二基準電壓VREF2進行比較,輸出控制信號,由開關電源依據所述的控制信號實現延時保護及自恢復。本發明的延時保護及自恢復電路,不僅可以解決開關電源過壓、過載等情況下延時保護功能,還可以根據過載的輕重來決定延時時間的長短,同時具有電路結構簡易、過載時間可控,具有自恢復功能,成本較低的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控制技術,特別涉及開關電源的過壓或者過載等情況下的延時保護控制。
背景技術
開關電源的帶載能力是其主要性能指標之一,為了有更高的瞬時帶載能力,并且過載時不會導致其損壞,保護功能是開關電源控制電路中重要組成部分,多數開關電源都具有延時過流保護的功能。同時根據不同的過載情況,設置不同的過載時間,可最大限度的利用電源的元器件,更適用各種使用情況。但是現有的延時保護電路的控制方式、器件組成、成本、結構及性能方面不具有優勢。現有技術主要有以下特點:
目前常用的延時控制電路廣泛采用以微處理器的定時器的數字控制電路方案,這種方案一方面需要外掛數字控制器使得器件成本高昂,外圍電路較為復雜,會造成空間和成本的浪費;另一方面采用數字控制器方案較適合短時間、高精度的延時控制電路,在開關電源過載保護中不滿足需要維持峰值功率較長時間的需求。
另外也有采用模擬器件搭建的延時保護電路,但其不可實現不同過載保護時間不同的功能,且結構復雜、成本較高。采用自帶過流保護的控制IC通常過載后出現“打嗝”現象或者不能自恢復。
發明內容
有鑒如此,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延時保護及自恢復電路,實現開關電源過壓、過載等情況下的延時保護,且能自恢復,進一步地,還具有電路結構簡易、延時精確、成本較低的特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延時保護及自恢復電路,應用于開關電源,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樣積分電路和比較電路;
所述的采樣積分電路用于輸入開關電源的采樣電壓V1,進行積分延時后輸出電壓信號;
所述的比較電路用于將所述的電壓信號與第二基準電壓VREF2進行比較,輸出控制信號,由開關電源依據所述的控制信號實現延時保護及自恢復。
進一步地,采樣電壓V1為針對開關電源的輸出電壓進行采樣獲得的電壓,或者為針對開關電源的輸出電流進行采樣獲得的電壓,或者針對開關電源的工作溫度進行采樣獲得的電壓。
作為采樣積分電路的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運放U1A,電阻R1,電容C1和二極管D1,電阻R1的一端為采樣積分電路的輸入端,用于輸入采樣電壓V1,電阻R1的另一端同時連接電容C1的一端和運放U1A的反相輸入端,運放U1A的同相輸入端輸入第一參考電壓VREF1,運放U1A的輸出端連接二極管D1的陰極,二極管D1的陽極為采樣積分電路的輸出端,輸出電壓信號。
進一步地,電阻R1的阻值和電容C1的容值設置與開關電源延時保護所需要的延時時間匹配。
作為比較電路的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運放U1B和電阻R2,電阻R2的一端和運放U1B的反相輸入端連接在一起,為比較電路的輸入端,用于輸入采樣積分電路輸出的電壓信號,電阻R2的另一端用于輸入供電電壓VCC,運放U1B的同相輸入端輸入第二參考電壓VREF2,運放U1B的輸出端為延時保護及自恢復電路的輸出端,輸出控制信號。
作為采樣積分電路和比較電路的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其特征在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金升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金升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5673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固定消能器
- 下一篇:一種電池模組熱失控預警控制方法、裝置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