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神經內科用自主訓練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756176.X | 申請日: | 2021-07-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4079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8 |
| 發明(設計)人: | 蒲榮梅;徐曉婭;王明金 | 申請(專利權)人: | 自貢市第一人民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3B7/02 | 分類號: | A63B7/02;A63B21/05;A63B23/04 |
| 代理公司: | 西安匯恩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44 | 代理人: | 張延長 |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神經內科 自主 訓練 裝置 | ||
一種神經內科用自主訓練裝置,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支撐架設置于座椅的上方;鏈條為兩個,左右對稱設置于支撐架中的水平端的底部;吊環為兩個,分別固定在鏈條的底部;壓簧為兩個,分別設置于對應的支撐座內,且壓簧的前端與支撐座的前側內壁連接固定;連接推塊為兩個,分別穿設在對應的支撐座的后側壁內,且連接推塊的前側與壓簧連接固定;推動滑塊為兩個,分別固定于對應的連接推塊的底部,推動滑塊前后滑動設置于訓練底座上開設的推動滑槽內;能夠根據實際需求,對患者的四肢進行同時訓練,提高了患者的實際訓練需求,且訓練過程中,能夠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態進行調節訓練強度,適用于不同身體狀況的患者。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神經內科用自主訓練裝置。
背景技術
神經內科患者大多伴有肢體不靈敏或偏癱等癥狀,適當的進行康復訓練可降低疾病帶來的后遺癥,從而保持肢體的正常機能,為了增強患者康復訓練的治療效果,需要使用專用的訓練裝置對患者的四肢進行鍛煉;但是,現有的裝置只能針對上肢或者下肢進行訓練,不能同時對患者的四肢進行訓練,使訓練強度增加。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的神經內科用自主訓練裝置,能夠根據實際需求,對患者的四肢進行同時訓練,提高了患者的實際訓練需求,且訓練過程中,能夠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態進行調節訓練強度,適用于不同身體狀況的患者。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它包含訓練底座和座椅,訓練底座的后側上端的中間處固定有座椅;
它還包含:
支撐架,所述支撐架設置于座椅的上方,支撐架中的左右兩側的垂直端分別設置于訓練底座的外側,支撐架中的底部的左右兩側內壁分別與訓練底座的左右兩側連接固定;
鏈條,所述鏈條為兩個,左右對稱設置于支撐架中的水平端的底部;
吊環,所述吊環為兩個,分別固定在鏈條的底部;
支撐座,所述支撐座為兩個,左右對稱固定于訓練底座的前側;
壓簧,所述壓簧為兩個,分別設置于對應的支撐座內,且壓簧的前端與支撐座的前側內壁連接固定;
連接推塊,所述連接推塊為兩個,分別穿設在對應的支撐座的后側壁內,且連接推塊的前側與壓簧連接固定;
推動滑塊,所述推動滑塊為兩個,分別固定于對應的連接推塊的底部,推動滑塊前后滑動設置于訓練底座上開設的推動滑槽內,推動滑槽為兩個,左右對稱開設于訓練底座上,且推動滑槽設置于支撐座的后側;
腳推架,所述腳推架為兩個,分別固定于對應的連接推塊的后側上端;
限位腳帶,所述限位腳帶為兩個,分別設置于對應的腳推架的上側,且限位腳帶的左右兩側分別穿設在腳推架上側開設的穿槽內,穿槽為兩個;
限位臺,所述限位臺為兩個,限位臺為倒“T”形結構設置,限位臺中的垂直端分別固定于對應的限位腳帶靠近座椅一側的底部,且限位臺中的水平端接觸設置于腳推架的底部;
電動推桿,所述電動推桿為兩個,分別固定于對應的腳推架內開設的凹槽內,凹槽設置于遠離座椅一側的穿槽的外側,且凹槽與相鄰的穿槽貫通設置,電動推桿與外部電源連接;
限位凸塊,所述限位凸塊為兩個,分別固定于對應的電動推桿的推動端上,且限位凸塊與限位腳帶抵觸設置。
優選地,所述的吊環的底部環壁上套設并固定有防滑套;防滑套有助于患者手部進行抓取,避免手部滑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自貢市第一人民醫院,未經自貢市第一人民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5617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分辨率模式干涉光譜系統
- 下一篇:一種海面監視雷達雜波智能抑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