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SARS-CoV-2中和抗體的檢測試劑盒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755115.1 | 申請日: | 2021-07-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5291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10 |
| 發明(設計)人: | 張建鋒;楊曉光;張榮華;劉秀貴;曾敏霞;儲迅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麗珠試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68 | 分類號: | G01N33/68;G01N33/569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成律師事務所 11646 | 代理人: | 高榮英 |
| 地址: | 519000 廣東省珠海市香***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sars cov 中和 抗體 檢測 試劑盒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抗體檢測領域,具體而言,提供了一種SARS?CoV?2中和抗體的檢測試劑盒及其應用。該檢測試劑盒利用競爭法對SARS?CoV?2中和抗體進行檢測,通過同時應用SARS?CoV?2 RBD蛋白和NTD蛋白兩種抗原模擬病毒感染時的作用位點,中和抗體可以競爭性阻斷ACE2受體蛋白和AXL受體蛋白與作用位點的結合,從而實現中和抗體的檢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抗體檢測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SARS-CoV-2中和抗體的檢測試劑盒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是2019年新發現的一種病毒,屬于β屬的新型冠狀病毒,有包膜,顆粒呈圓形或橢圓形,常為多形性,直徑60-140nm。經呼吸道飛沫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亦可通過接觸傳播。人群普遍易感,可導致肺部感染或病毒性肺炎疾病(COVID-19)。潛伏期一般為3-7天,最長不超過14天。以發熱、乏力、干咳為主要表現,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瀉等癥狀。重型病例多在一周后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癥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
SARS-CoV-2基因組依次編碼棘突蛋白(S)、包膜蛋白(E)、膜蛋白(M)和核衣殼蛋白(N)。S蛋白包含兩個功能性亞基,分別是N端的S1和C端的S2,其中S1負責與宿主細胞受體結合,S2負責病毒膜和細胞膜融合。S蛋白介導病毒進入宿主細胞,對決定組織嗜性和宿主范圍至關重要,負責新型冠狀病毒與宿主細胞膜受體結合及膜融合,是新型冠狀病毒中和抗體的重要作用位點以及疫苗設計的關鍵靶點。
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是預防SARS-CoV-2病毒感染的有效方法。為了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威脅,目前已經有很多國家開始了疫苗接種工作,但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后,產生的保護效果并不確定,評估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有效性的重要指標之一就是接種者體內中和抗體的含量,因此建立安全、有效的中和抗體檢測方法,評價疫苗注射后的免疫效果,對于疫情的全面防控具有重要的意義。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中和抗體檢測方法中,“金標準”是真病毒中和試驗,即用真病毒去感染細胞,然后觀察接種者或者康復者的血清是否可以阻斷病毒與細胞受體的結合,但真病毒中和試驗對條件要求十分苛刻,生物安全風險較高,只能在生物安全三級防護(BSL-3)及以上實驗室進行,而且非常耗時,通常要2天到4天才能完成。另一種方法是基于假病毒的中和試驗,即將水痘病毒或皰疹病毒等病毒的某個蛋白替換成新型冠狀病毒的S蛋白進行中和試驗,其可以在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BSL-2)操作,但仍需使用活病毒和細胞。
因此,針對大規模疫苗接種后的人群,需要更加簡便、高效、靈敏、準確的檢測方法,達到快速評估其體內中和抗體水平的目的。但目前相關的酶聯免疫吸附和免疫層析等檢測方法,在特異性、敏感性、時效性、自動化等方面的性能還有待提高。
有鑒于此,特提出本發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SARS-CoV-2中和抗體的檢測試劑盒。
本發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檢測試劑盒的應用。
為了實現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SARS-CoV-2中和抗體的檢測試劑盒,包括組分A和組分B;
組分A包括包被于固相載體的RBD蛋白和包被于固相載體的NTD蛋白;
組分B包括示蹤物標記的ACE2蛋白和示蹤物標記的AXL蛋白;
所述檢測試劑盒還包括ACE2抗體和/或AXL抗體。
進一步地,組分A的RBD蛋白和NTD蛋白的工作濃度均獨立地為0.2-200μg/mL,RBD蛋白和NTD蛋白的質量比為(1-10):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麗珠試劑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珠海麗珠試劑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5511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