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藍寶石晶棒端面批量研磨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754698.6 | 申請日: | 2021-07-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0018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7 |
| 發明(設計)人: | 鄧偉雄;張金穗;鄧偉強;黃俊惠;李國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晶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37/10 | 分類號: | B24B37/10;B24B37/30;B24B37/34;B24B47/12;B24B47/22 |
| 代理公司: | 天津華專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2255 | 代理人: | 劉剛 |
| 地址: | 518105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藍寶石 端面 批量 研磨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藍寶石晶棒加工領域,具體是一種藍寶石晶棒端面批量研磨裝置,夾持機構包括支撐座和夾持組件,支撐座上設置有翻轉組件,夾持組件通過翻轉組件與支撐座連接,夾持組件包括夾持座,夾持座內開設有若干夾持口,夾持口內設置有夾持板,夾持座內開設有若干調節腔,調節腔內設置有調節機構,本裝置的結構設置,將藍寶石晶棒分開放置在每個夾持口內,利用夾持板和夾持口的配合對藍寶石晶棒進行夾持固定,然后再利用研磨機構對藍寶石晶棒的一端進行研磨作業,當該端面的研磨作業完成后,利用第一伸縮組件帶動夾持機構上升,利用翻轉組件使得夾持組件翻轉,實現另一端面的研磨,極大的提高來了研磨的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藍寶石晶棒加工領域,具體是一種藍寶石晶棒端面批量研磨裝置。
背景技術
藍寶石晶體切割加工以后,藍寶石晶棒作為半成品,要對晶棒兩個端面進行平滑度的打磨,一直以來現有的夾具只能對晶棒逐個進行加工打磨,效率低下,使得操作人員在晶棒端面加工用時過多,在產量加大的情況下難以滿足生產需求,而且操作工人長期處于單一機械式的操作,容易產生心理疲勞,造成加工事故的出現。
現在雖然具有可以對藍寶石晶棒端面批量研磨的裝置,但是其在夾持固定時,藍寶石晶棒是堆積在一起的,利用藍寶石晶棒的相互擠壓實現固定,容易對藍寶石晶棒的表面造成損傷,并且其只能實現一端的加工,在對另一端進行加工時,需要重新夾持,影響工作的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藍寶石晶棒端面批量研磨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藍寶石晶棒端面批量研磨裝置,包括工作臺以及設置在工作臺上的機架,所述工作臺上設置有夾持機構,機架上設置有研磨機構,利用夾持機構對藍寶石晶棒進行固定,然后通過研磨機構對藍寶石晶棒進行研磨;所述夾持機構通過第一伸縮組件安裝在工作臺上,夾持機構包括支撐座和夾持組件,支撐座上設置有翻轉組件,夾持組件通過翻轉組件與支撐座連接,利用夾持組件對藍寶石晶棒進行固定,當藍寶石晶棒的一端研磨完成后,通過第一伸縮組件使得夾持組件上升,然后利用翻轉組件使得夾持組件翻轉,實現對藍寶石晶棒另一端的研磨;夾持組件包括夾持座,夾持座內開設有若干夾持口,夾持口內設置有夾持板,夾持座內開設有若干調節腔,調節腔內設置有調節機構,通過調節機構帶動夾持板運動,利用夾持板和夾持口的配合對藍寶石晶棒進行夾持固定。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翻轉組件包括安裝在支撐座上的第一驅動源,第一驅動源的輸出端設置有翻轉軸,翻轉軸的另一端與夾持座連接。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翻轉組件還包括限位組件,限位組件包括開設在夾持座上的限位槽和安裝在支撐座上的第二伸縮組件,第二伸縮組件的伸縮端設置有與限位槽配合的限位塊。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調節機構包括螺紋調節桿,螺紋調節桿上螺紋連接有驅動桿,驅動桿與夾持板連接,螺紋調節桿的一端伸出夾持座并設置有調節驅動輪。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研磨機構包括安裝在機架上的第三伸縮組件,第三伸縮組件的伸縮端設置有往復運動機構,往復運動機構的運動座上連接有研磨組件。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研磨組件包括與運動座連接的第二驅動源,第二驅動源的輸出端設置有研磨輪。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往復運動機構包括固定座,固定座與第三伸縮組件連接,固定座上平行的設置有兩個驅動座,驅動座通過伸縮桿與運動座連接,驅動座與運動座之間設置有往復驅動組件。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往復驅動組件包括安裝在運動座上的支架,支架上設置有第三驅動源,第三驅動源的輸出端設置有驅動軸,驅動軸上設置有驅動半齒輪,兩個驅動座的相對面設置有與驅動半齒輪嚙合的齒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晶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晶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5469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