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工業過程的預測時域優化的擾動補償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754345.6 | 申請日: | 2021-07-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5942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3 |
| 發明(設計)人: | 谷宣枝;吳鋒;張日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5B11/42 | 分類號: | G05B11/4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孫孟輝 |
| 地址: | 310018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工業 過程 預測 時域 優化 擾動 補償 控制 方法 | ||
1.一種工業過程的預測時域優化的擾動補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根據被控對象設計內環控制器;
步驟2、設計外環控制器;
所述步驟1包括如下步驟:
1.1、通過被控對象的實時階躍響應數據得到被控對象的傳遞函數模型為:
其中,G(s)為被控對象的傳遞函數,s為拉普拉斯變換算子,K為模型增益,T為模型的慣性時間系數,D為模型的滯后時間;
1.2、計算歷史控制量的控制效果
由于被控系統的延遲時間為D,選取時間段(t-D,t)的歷史控制量做為參考依據,計算它們的積分Q:
其中kq為歷史控制量的積分系數;
1.3、確定基礎控制器
PI控制器的關系式如下
其中kp是PI控制器比例系數,ki是PI控制器積分系數,e(t)為當前時刻誤差;取λ為調節參數;
1.4、確定預測時域
首先確定預測時域為(t,t+P),計算該時間段內的控制量的積分H
取
1.5、推導內環控制器的輸入輸出關系
將歷史控制量的控制效果,與預測時域的控制效果對PI控制器的控制量進行修正得到內環控制器的輸入輸出關系為:
由于未來時刻的控制量u是未知的,為了使控制器能夠實現令未來時刻的控制量都等于u(t),上式簡化為
其中u1(s)為內環控制器的輸出控制量,該控制量直接對被控系統進行控制;e1(s)為內環的輸入量,其值等于外環控制器控制量輸出與被控對象實際輸出值之差;
1.6、內環控制器輸入輸出關系的離散化
選擇一個合適的采樣時間Ts,得到下式
其中,另外kp,ki,kq,p均為調節參數。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業過程的預測時域優化的擾動補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驟2包括如下步驟:
2.1、把步驟1得到的內環控制器和被控系統組成一個閉環傳遞函數得到
把其化為微分形式
令得到
其中b0為高頻增益,d為外部擾動;
2.2、選取x1=y,x2=f將上式寫成如下的狀態空間表達式
y=x1
2.3由上式建立二維狀態觀測器
上式中z1→y,z2→f,β1,β2是觀測器增益,通過適當選取β1,β2,可實現觀測器對系統中個狀態變量跟蹤,即
2.4、求解二維狀態觀測器的特征方程
對二維狀態觀測器方程拉式變換可得
二維狀態觀測器對應的特征方程為
L*(s)=s2+β1s+β2
將觀測器的2個極點統一配置到s平面左半實軸-ω0處
L*(s)=(s+ω0)2
從而確定觀測器增益
β1=2ω0,β2=ω02
2.5、控制量選取
設系統的輸入是r,則控制量為如下形式
上式中k1為控制器增益,把上式整理為
根據上式計算控制器傳遞函數
特征方程如下
C(s)=s+k1
將控制器的極點配置到s平面左半實軸-ωc處,從而確定外環控制器增益k1;在選擇合適的λ,ω0,ωc后,通過二維狀態觀測器得到y的觀測值z1和系統總擾動的觀測值z2,計算出外環控制量u;內環控制器根據u與y的差值計算出u1,再將其作用于被控對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未經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54345.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