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耦合式煤粉熱解與半焦還原CO2 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746064.6 | 申請日: | 2021-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5979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9 |
| 發明(設計)人: | 胡永琪;王鐵峰;周理龍;藍曉程;王建英;劉玉敏;趙瑞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北科技大學;清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J8/18 | 分類號: | B01J8/18;B01J8/28;B01J8/34;C01B32/40;C10B53/04;C10B57/00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旭昌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雷瑩 |
| 地址: | 050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耦合 式煤粉熱解 還原 co base sub | ||
1.一種耦合式煤粉熱解與半焦還原CO2制取CO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連通設置的兩段流化床反應器,上段為熱解段(1),下段為還原段(2);
所述熱解段(1)設有進料裝置(10)和排氣部(11),且所述熱解段(1)內上下間隔地設有多層層板(12);所述進料裝置(10)用于將物料供入所述熱解段(1)內的頂部,所述物料依次經各層所述層板(12)下落后,進入所述還原段(2);
所述還原段(2)設有排灰口(204)和若干進氣口,由所述進氣口進入的氣流將所述還原段(2)內的物料吹動成流化態;所述排灰口(204)用于排出所述物料和所述氣流反應生成的灰渣;
且,由所述還原段(2)進入所述熱解段(1)的氣流,依次通過各層所述層板(12)后經所述排氣部(11)排出,并將各層所述層板(12)處的所述物料吹動成流化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式煤粉熱解與半焦還原CO2制取CO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還原段(2)內設有導流結構;于所述氣流吹動下,因所述導流結構的引導,所述物料在所述還原段(2)內形成不同的流段。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耦合式煤粉熱解與半焦還原CO2制取CO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流結構包括設于所述還原段(2)中央的導流筒(21);所述進氣口包括設于所述還原段(2)底部的第三進氣口(203),以及設于所述還原段(2)的側壁上、并將氣流向下引至所述導流筒(21)和所述還原段(2)的內壁之間的第一進氣口(201);所述物料隨所述第三進氣口(203)進入的氣流于所述導流筒(21)內上升而形成第一流段,并隨所述第一進氣口(201)進入的氣流從所述導流筒(21)外部下降而形成第二流段。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耦合式煤粉熱解與半焦還原CO2制取CO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流筒(21)呈圓筒狀,且所述導流筒(21)的底部被構造為喇叭形;所述導流筒(21)下端口與上端口的面積之比為1.0~1.5。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耦合式煤粉熱解與半焦還原CO2制取CO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熱解段(1)被配置為圓筒狀,所述層板(12)采用旋流板;所述旋流板與所述熱解段(1)的內壁之間間隙設置,而形成供所述物料下落的下料通道(121);所述下料通道(121)的下方設有引導結構(122),所述引導結構(122)用于將通過所述下料通道(121)的所述物料引導至下方相鄰的所述旋流板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耦合式煤粉熱解與半焦還原CO2制取CO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層板(12)依照上升氣流的流向設置,所述熱解段(1)內的上升氣流通過所述層板(12)上的開孔將所述層板(12)上的所述物料吹起而呈流化狀態;所述排氣部(11)設于最頂層的所述層板(12)的上方。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耦合式煤粉熱解與半焦還原CO2制取CO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熱解段(1)內設有與所述熱解段(1)同軸設置的導流管(13),各所述層板(12)環繞所述導流管(13)、并依照下降氣流的流向設置;所述熱解段(1)內的上升氣流徑直通過所述導流管(13)后迂回,再由上至下依次經過各所述層板(12);所述排氣部(11)設于最底層的所述層板(12)的下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北科技大學;清華大學,未經河北科技大學;清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46064.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