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氨法脫硫節能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740673.0 | 申請日: | 2021-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2627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07 |
| 發明(設計)人: | 羅靜;湯飛宇;周于平;許春剛;張軍;張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新世紀江南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寧波久豐熱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78 | 分類號: | B01D53/78;B01D53/50;B01D53/96;B01D47/06 |
| 代理公司: | 中國貿促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張豐豪 |
| 地址: | 211100 江蘇省南京市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脫硫 節能 裝置 | ||
本公開涉及一種氨法脫硫節能裝置,其包括吸收塔。吸收塔自底部至頂部依次包括洗滌降溫段、吸收段和細微顆粒物控制段,細微顆粒物控制段包括噴淋層和設置于噴淋層下方的氣液分離器。氣液分離器具有洗滌循環槽的功能或包括洗滌循環槽,使得細微顆粒物控制段能形成閉式循環液回路,在閉式循環液回路中,細微顆粒物控制段的氣液分離器的下部通過第一管道與洗滌循環泵的入口直接連接、洗滌循環泵的出口通過第二管道與細微顆粒物控制段的噴淋層連接、并且從細微顆粒物控制段的噴淋層噴出的循環液由氣液分離器收集后通過第一管道直接回流至洗滌循環泵的入口。通過閉式循環液回路,能充分利用循環液的高位重力勢能而降低洗滌循環泵的揚程及其電機功耗。
技術領域
本公開總體上涉及環保技術領域。更特別地,本公開涉及一種氨法脫硫節能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脫除氣體中的二氧化硫的主流工藝是石灰石-石膏方法。該方法在脫硫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水、石膏渣,并且每脫除1噸二氧化硫會同步產生0.7噸二氧化碳。處理這些廢水、廢渣需要大量的投資和運行成本。鑒于此,氨法脫硫工藝越來越受到重視。氨法脫硫工藝不產生廢水和廢渣,且投入的脫硫劑氨會轉化成硫酸銨化肥。通常硫銨化肥的銷售收入大于氨的投入成本,從而實現了變廢為寶。
在氨法脫硫的過程中,吸收循環溶液和細微顆粒物洗滌循環溶液通過氣液分離器收集、回流至各自的循環槽、然后再通過循環泵將循環溶液從循環槽中抽出并加壓送至各噴淋層。由于各噴淋層高度不同,噴淋層越高,循環泵的揚程相應也越高,使得循環泵的電機功率、運行電耗也相應越高。同時,回流管線高容易造成管道振動、溶液帶氣等問題。
CN212068329U公開了一種濕法脫硫節能控制裝置,包括吸收塔,所述吸收塔內從上往下依次設有除霧器、多級噴淋層、漿液池;任一級噴淋層上均設置開口朝下的噴嘴;所述的多級噴淋層分別通過帶漿液循環泵的循環噴淋管道連接至所述漿液池;多級噴淋層中的至少一級設置n個分區形成分區噴淋層,n為正整數且≥2,所述的n個分區分別通過循環噴淋管道與漿液池連通,用于控制n個分區分別噴淋。該濕法脫硫節能控制裝置屬于常規分層噴淋設計,通過設置多臺循環泵實現多層分區噴淋,對于高位噴淋需采用高揚程循環泵,未能實現高位勢能利用。因此本方案的工藝流程較復雜,運行消耗較高,增加了投資成本。
CN208542002U公開了一種煙氣濕法脫硫節能裝置,該裝置包括:湍流管柵,其設于吸收塔內部且位于入口煙道上方;噴淋層,其設于湍流管柵的上方并通過循環泵與吸收塔下部的漿液池連接,噴淋層設有至少兩層,且相鄰的噴淋層之間設有伸縮隔板;出口煙道,其設于每個噴淋層的上方的吸收塔壁上,且出口煙道位于伸縮隔板的下方;煙氣流量監測裝置,其設于入口煙道處;控制裝置,其設于吸收塔外部,控制裝置與煙氣流量監測裝置信號連接,控制裝置分別與所有噴淋層、所有伸縮隔板和所有出口煙道連接。該裝置通過將脫硫分級設置、每級噴淋層上方設置伸縮隔板和煙道出口、通過檢測入口煙氣負荷來控制幾級噴淋脫硫。與常規吸收塔相比,本方案的工藝流程復雜,增加了很多隔板和煙道出口,從而增加了投資成本且運行容易發生故障。
發明內容
本公開的目的之一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至少一個缺陷。
本公開提出了一種氨法脫硫節能裝置。所述氨法脫硫節能裝置包括吸收塔,所述吸收塔自其底部至頂部依次包括洗滌降溫段、吸收段和細微顆粒物控制段,所述細微顆粒物控制段包括噴淋層和設置于所述噴淋層下方的氣液分離器;其中,所述氣液分離器構造成具有洗滌循環槽的功能或包括洗滌循環槽,使得所述細微顆粒物控制段能夠形成閉式循環液回路,在所述閉式循環液回路中,所述細微顆粒物控制段的氣液分離器的下部通過第一管道與洗滌循環泵的入口直接連接、所述洗滌循環泵的出口通過第二管道與所述細微顆粒物控制段的噴淋層連接、并且從所述細微顆粒物控制段的噴淋層噴出的循環液由所述氣液分離器收集后通過所述第一管道直接回流至所述洗滌循環泵的入口。
根據本公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氣液分離器的下部設置有向下凸出的溝槽,所述溝槽通過所述第一管道直接連接至所述洗滌循環泵的入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新世紀江南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寧波久豐熱電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新世紀江南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寧波久豐熱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4067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