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模擬艦船模型擱淺的裝置及獲取擱淺姿態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738519.X | 申請日: | 2021-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9373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2 |
| 發明(設計)人: | 馮大奎;吳之奇;張忠彪;龍鑫;余嘉威;劉李為;陽峻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中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9B9/06 | 分類號: | G09B9/06;G09B25/00 |
| 代理公司: | 華中科技大學專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尚威;孔娜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模擬 艦船 模型 擱淺 裝置 獲取 姿態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船舶與海洋相關技術領域,并公開了一種模擬艦船模型擱淺的裝置及獲取擱淺姿態的方法。該裝置包括擱淺面板、升降機構和橫向移動機構,擱淺面板用于放置艦船模型,升降機構用于調整擱淺面板的高度,橫向移動機構用于調整擱淺面板橫向的位移;擱淺面板包括短距擱淺面板、中距擱淺面板以及長距擱淺面板,根據艦船模型模擬的擱淺狀態擇一選擇;當模擬艦船全擱淺狀態時,選擇長距擱淺面板,艦船模型整體放置在長距擱淺面板上;當模擬艦船板擱淺狀態時,選擇中距擱淺面板,艦船模型的一半放置在中距擱淺面板上;當模擬局部擱淺狀態時,選擇短距擱淺面板,艦船模型局部放置在短距擱淺面板上。通過本發明,解決依靠人力經驗判斷擱淺狀態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船舶與海洋相關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模擬艦船模型擱淺的裝置及獲取擱淺姿態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及進出口貿易進一步增加,海上交通運輸日益繁忙,艦船在從事海上作業時,不可避免的會發生擱淺、無法移動的情況。船舶與不規則的水體底部接觸,無法保持正常航行狀態時,即定義為擱淺狀態(一般發生在近岸區,如觸礁)。擱淺往往對船舶本身產生重大的結構影響,嚴重者更可能導致船舶進水傾覆,人員傷亡,造成巨大損失。當擱淺情況嚴重時,船舶只能依靠搜救隊救援,但當船舶各裝置還可正常運轉,且進水情況得到控制時,通過調整或丟棄船上的重物和反轉螺旋槳(倒車),即可實現擱淺自救。然而目前并沒有固定常規的方法解決,更多的只能依靠艦船管理人員的經驗或等待海上救撈隊支援。由于船舶擱淺時復雜的擱淺狀態及受力情況,現行的實驗方法中仍沒有較常規可靠的方法來研究船舶擱淺,因此進行船舶擱淺模擬實驗方法研究十分必要。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以上缺陷或改進需求,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模擬艦船擱淺的裝置,通過模擬艦船不同的擱淺狀態,獲取處于不同擱淺狀態下船模的姿態、擱淺力分力信息,解決依靠人力經驗判斷擱淺狀態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按照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模擬艦船模型擱淺的裝置,該裝置包括擱淺面板、升降機構和橫向移動機構,其中:
所述擱淺面板用于放置艦船模型,所述升降機構用于調整所述擱淺面板的高度,所述橫向移動機構用于調整所述擱淺面板橫向的位移;
所述擱淺面板包括短距擱淺面板、中距擱淺面板以及長距擱淺面板三種,根據艦船模型模擬的擱淺狀態擇一選擇;當模擬艦船全擱淺狀態時,選擇長距擱淺面板,艦船模型整體放置在長距擱淺面板上;當模擬艦船板擱淺狀態時,選擇中距擱淺面板,艦船模型的一半放置在所述中距擱淺面板上;當模擬局部擱淺狀態時,選擇短距擱淺面板,艦船模型局部放置在所述短距擱淺面板上。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擱淺面板的底面四個角落對稱分別設置有壓力傳感器,分別用于測量不同擱淺狀態時,擱淺面板四個角落處收到的不同壓力。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橫向移動機構這種在所述升降機構下方,包括滑軌和滑輪,所述滑軌橫向進行設置,所述滑輪在滑軌上橫向移動帶動所述擱淺面板橫向移動。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滑輪上有剎車固定單元,在滑輪的位置固定后,該剎車固定單元對滑輪進行鎖定。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升降機構采用剪叉式的升降機構,其垂向行程根據水深進行調整。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升降結構采用防水防漏的液壓油缸驅動。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擱淺面板和升降機構之間設置有頂部支撐架,所述升降機構和橫向移動機構之間設置有底部支撐架。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頂部支撐架和底部支撐架的四個角落上均設置有導向單元,用于保證升降機構在垂向升降過程中的垂直度。
按照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上述所述的裝置獲取擱淺姿態的方法,所述擱淺面板上受到的擱淺合力按照下列關系式計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中科技大學,未經華中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3851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粘度尼龍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產品推送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