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預制裝配式結構接縫止水條囊結構及接觸應力補償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731164.1 | 申請日: | 2021-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3160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繼清;崔濤;齊春雨;王達麟;劉惠敏;徐振艷;宋冉;王秀妍;宋樂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D11/38 | 分類號: | E21D11/38 |
| 代理公司: | 天津璽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37 | 代理人: | 李莎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濱海新***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預制 裝配式 結構 接縫 止水 接觸應力 補償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型預制裝配式結構接縫止水條囊,包括條囊本體和遇水膨脹橡膠,所述條囊本體的側面上開設有卡裝槽,所述遇水膨脹橡膠卡裝于所述條囊本體的卡裝槽內,所述條囊本體的中部開設有大囊腔,所述遇水膨脹橡膠和大囊腔具有與條囊本體相同的延伸方向,所述大囊腔內連通有至少一根注漿管,用于在需要的情況下向大囊腔內進行注漿或充氣。將本發明的止水條囊進行結構裝配后,能夠在應力松弛變小產生滲漏水的情況下,通過注漿或充氣進行應力補償,補償密封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隧道與地下結構工程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預制裝配式結構接縫止水條囊結構及接觸應力補償方法。
背景技術
隧道及地下工程的預制裝配式技術主要應用在盾構法隧道、沉管隧道、預制綜合管廊以及裝配式地鐵車站和裝配式地連墻工程中。裝配式地下結構接縫是結構的薄弱環節,在富水地區,接縫處極易發生滲漏水。目前工程中主要采用三元乙丙橡膠的擠壓變形來達到接縫密封止水目的。
裝配式地下結構在長期使用過程中,會發生接縫錯臺及張開量增大,造成接縫處三元乙丙橡膠擠壓應力降低;再者,三元乙丙橡膠在長期擠壓狀態下,會發生應力松弛現象,導致接縫擠壓應力下降。這些因素都會導致密封墊失效,接縫處發生滲漏水。
因此,尋求一種擠壓應力可補償的密封止水墊,來解決上述問題,是非常必要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橡膠止水條的上述不足,合成一種新型預制裝配式結構接縫止水條囊結構及接觸應力補償方法,能夠在應力松弛變小產生滲漏水的情況下,通過注漿或充氣進行應力補償,補償密封效果。
本發明首先提供了一種新型預制裝配式結構接縫止水條囊,包括條囊本體和遇水膨脹橡膠,所述條囊本體的側面上開設有卡裝槽,所述遇水膨脹橡膠卡裝于所述條囊本體的卡裝槽內,所述條囊本體的中部開設有大囊腔,所述遇水膨脹橡膠和大囊腔具有與條囊本體相同的延伸方向,所述大囊腔內連通有至少一根注漿管,用于在需要的情況下向大囊腔內進行注漿或充氣。
其中,所述遇水膨脹橡膠截面呈梯形,梯形底邊設有至少一個凸起。
其中,所述遇水膨脹橡膠和大囊腔之間還開設有若干小空腔,所述小空腔也具有與條囊本體相同的延伸方向。
其中,所述條囊本體的截面呈倒梯形,所述遇水膨脹橡膠位于截面上較長的一條平行邊所在的延伸面上,所述大囊腔的截面呈扁平狀并與倒梯形的一組平行邊相互平行。
其中,所述條囊本體采用三元乙丙橡膠,所述遇水膨脹橡膠采用P Z制品型遇水膨脹橡膠,更優選為PZ-400型。
其中,所述條囊本體的延伸方向為一字型、四邊框形或三邊框形。
其中,注漿管與條囊本體采用硫化塑壓連接,注漿管安裝在條囊本體的端部或中間部位。
本發明還提供了新型預制裝配式結構接縫止水條囊的裝配結構,在鋼筋混凝土結構接縫處,接縫兩側的鋼筋混凝土結構上設置預留溝槽,上述新型預制裝配式結構接縫止水條囊相對設置于接縫兩側的預留溝槽內,止水條囊的注漿管穿過其所在一側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并伸出鋼筋混凝土結構臨空側壁外。
本發明還提供了新型預制裝配式結構接縫止水條囊結構的接觸應力補償方法,將止水條囊按照上述裝配結構進行裝配,在需要的情況下,利用注漿管向大囊腔內注漿或充氣,注漿或充氣完成后封閉注漿管臨空端的注漿口。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的結構穩定,結構適應性好,能夠在使用期間根據需要通過控制注漿或充氣壓力,來控制接縫接觸密封壓力的增加值,補償止水條囊結構使用期間的應力松弛或長期應力損失,實現預制裝配式結構的密封止水功能,提高密封止水可靠性,維持密封止水長期有效性。
附圖說明
圖1 本發明新型預制裝配式結構接縫止水條囊的橫斷面及安裝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3116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