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生化光電檢測系統與生化分析儀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725087.9 | 申請日: | 2021-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3375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2 |
| 發明(設計)人: | 李夢萍;陳紅芩 | 申請(專利權)人: | 邁克醫療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5/00 | 分類號: | G01N35/00;G01N21/31;G01N21/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進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顏瀟 |
| 地址: | 611731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化 光電 檢測 系統 分析 | ||
本申請涉及一種生化光電檢測系統與生化分析儀,包括:包括預設數量的LED光源的LED光源組、濾光片、分光元件與多個光電探測器;每個LED光源對應設置一個濾光片,每個濾光片透射生化光電檢測所需的一種預設波長的單色光束,透射過各濾光片的單色光束對應的預設波長不同;各LED光源通過分時點亮方式點亮;每次點亮一個LED光源時,發射覆蓋生化光電檢測所需的至少一種預設波長的入射光束;濾光片對由相應LED光源發射的入射光束進行單色處理得到相應預設波長的單色光束;分光元件將單色光束分光為多束單色光束,并分別入射至各檢測通道;每個光電探測器接收通過相應檢測通道后的單色光束的光信號。該系統兼具高檢測速度、高檢測精度、小尺寸與低成本的優勢。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生化光電檢測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生化光電檢測系統與生化分析儀。
背景技術
基于分光光度法的生化分析儀是利用朗伯比爾定律獲得人體液(血液、尿液)中的各種生化指標(如血常規、肝功、腎功、心功能血糖、血脂、礦物質等)的分析儀器,它可以準確、快速地為醫生和化學檢驗人員提供所需的檢驗數據,在臨床診斷和化學檢驗中具有重要作用。生化分析儀典型的組成部分有:光學檢測系統、控制系統和數據處理系統;光學檢測系統是自動生化分析儀快速準確檢測的前提,另外,光學檢測系統決定著分析儀器的發展趨勢:小型化、自動化、精確化、多參數化。生化分析儀有兩種光電比色方法:前分光技術和后分光技術,前分光技術可以將光源發射的復色光束先通過單色器分光后再入射至檢測通道,然后再基于通過檢測通道后的單色光束進行相應預設波長下的生化光電檢測,該前分光技術較后分光技術而言結構簡單、成本較低、精確度更高,但其檢測速度慢使其在全自動化生化分析儀的應用受到了限制。除此以外,生化分析儀的檢測項目常用到300-800nm的波長,常使用鹵素燈作為光源,但鹵素燈具有壽命短需要定期更換光源、發熱高且需要設計特殊散熱裝置的缺點,限制了生化分析儀向小型化、低維護成本的發展趨勢;單色器是使不同波長的光以不同的角度發散的組件,生化分析儀常用的單色器為光柵,光柵作為單色器的主要缺點是價格昂貴、有次級光譜干擾分析、且雜散光影響較大,由此,限制了生化分析儀向低成本、高檢測精度的方向發展。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能夠兼顧高檢測速度、高檢測精度、低成本和小尺寸的生化光電檢測系統與生化分析儀。
一種生化光電檢測系統,包括:LED光源組、濾光片、分光元件與多個光電探測器;所述LED光源組包括預設數量的LED光源;每個LED光源對應設置一個濾光片,每個濾光片用于透射生化光電檢測所需的一種預設波長的單色光束,透射過各所述濾光片的單色光束所對應的預設波長不同;所述預設數量的LED光源通過分時點亮方式點亮;
每次點亮一個LED光源時,發射覆蓋生化光電檢測所需的至少一種預設波長的入射光束;
所述濾光片用于對由相應LED光源發射的入射光束進行單色處理,得到相應預設波長的單色光束;
所述分光元件用于將所述單色光束分光為多束單色光束,并分別入射至一個檢測通道;
每個光電探測器用于接收通過相應檢測通道后的單色光束的光信號。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LED光源組為至少兩個;所述系統還包括:匯光元件;
所述匯光元件用于將透射過各所述濾光片的單色光束匯光至所述分光元件。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匯光元件與所述分光元件之間設置有勻光棒。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系統還包括聚光透鏡組;所述聚光透鏡組的設置位置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個:
所述濾光片與所述匯光元件之間;
所述匯光元件與所述勻光棒之間;
所述分光元件與所述檢測通道之間;
所述檢測通道與所述光電探測器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邁克醫療電子有限公司,未經邁克醫療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25087.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