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DSU數據的遷移方法、裝置和計算機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720132.1 | 申請日: | 2021-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4278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03 |
| 發明(設計)人: | 閆明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壹賬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6/21 | 分類號: | G06F16/21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明日今典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43 | 代理人: | 王杰輝;羅燕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區前***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dsu 數據 遷移 方法 裝置 計算機 設備 | ||
本申請涉及數據處理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DSU數據的遷移方法、裝置和計算機設備,方法包括:獲取源DSU分片中初始用戶的活躍度,其中,所述活躍度為初始用戶在預設時間段內的平均活躍度;根據初始用戶的活躍度判斷初始用戶的活躍度是否超出源DSU分片的活躍區間;若是,則將所述初始用戶作為遷移用戶,并根據遷移用戶的活躍度匹配目標DSU分片;將所述遷移用戶遷移至所述目標DSU分片。本申請提供的DSU數據的遷移方法、裝置和計算機設備,解決了現有技術中DSU分片不均衡的技術問題。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數據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DSU數據的遷移方法、裝置和計算機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銀行核心軟件系統開始從集中式架構轉向微服務架構,微服務架構下又誕生了用戶分片的功能,為了避免某個DSU(Data Service Unit,數據業務單元)分片在某個時間段處理的數據過多,可以采用隨機分類(包括活躍度、所在地、機構號等多種維度進行數據分片)。但是,因為用戶的活躍度會隨著時間不斷變化,活躍度大于單個DSU分片的承載能力后會導致服務響應緩慢,活躍度低的DSU分片會造成資源浪費;同時,用戶分片時因為活躍度不斷變化的原因導致分配不均衡;單個DSU分片在活躍度高時需要擴容,導致不同DSU分片之間的機器配置和服務規模有很大差距。
發明內容
本申請的主要目的為提供一種DSU數據的遷移方法、裝置和計算機設備,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DSU分片不均衡的技術問題。
本申請提出一種DSU數據的遷移方法,包括:
獲取源DSU分片中初始用戶的活躍度,其中,所述活躍度為初始用戶在預設時間段內的平均活躍度;
根據初始用戶的活躍度判斷初始用戶的活躍度是否超出源DSU分片的活躍區間;
若是,則將所述初始用戶作為遷移用戶,并根據遷移用戶的活躍度匹配目標DSU分片;
將所述遷移用戶遷移至所述目標DSU分片。
進一步地,所述將所述初始用戶作為遷移用戶,并根據遷移用戶的活躍度匹配目標DSU分片的步驟,包括:
獲取所有DSU分片的活躍區間;
將遷移用戶的活躍度與所有DSU分片的活躍區間進行逐一匹配,其中,所述匹配為判斷活躍度是否在DSU分片的活躍區間內;
將匹配成功的DSU分片作為目標DSU分片。
進一步地,所述將所述初始用戶作為遷移用戶,并根據遷移用戶的活躍度匹配目標DSU分片的步驟之后,還包括:
獲取所有DSU分片中的遷移用戶信息,其中,所述遷移用戶信息包括遷移用戶的源DSU分片、目標DSU分片和遷移用戶的活躍度;
將所有DSU分片中的遷移用戶信息保存為預遷移記錄。
進一步地,所述將所有DSU分片中的遷移用戶信息保存為預遷移記錄的步驟之后,還包括:
獲取遷移用戶對應的源DSU分片的起始活躍度;其中,所述起始活躍度為遷移用戶被遷移前的源DSU分片的累計活躍度;
根據預遷移記錄中的遷移用戶的活躍度和對應的源DSU分片的起始活躍度,計算得到遷移用戶對應的源DSU分片的最終活躍度;其中,所述最終活躍度為遷移用戶被遷移后的源DSU分片的累計活躍度;
判斷遷移用戶對應的源DSU分片的最終活躍度是否超過其源DSU分片的活躍度上限的第一設定倍數;
若是,調整所述遷移用戶對應的源DSU分片的活躍區間。
進一步地,所述調整所述遷移用戶對應的源DSU分片的活躍區間的步驟,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壹賬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壹賬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2013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