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堆肥的復合誘導物及其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711217.3 | 申請日: | 2021-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6312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9 |
| 發明(設計)人: | 廉夢云;武艷;胡多飛;關文義;朱磊;朱佳;程謙勛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國禎環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F17/10 | 分類號: | C05F17/10;C05F17/80;C05F3/00;C05F3/04;C05F9/04;C05F11/00;C05F7/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盧敏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堆肥 復合 誘導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堆肥的復合誘導物及其使用方法,該復合誘導物的原料包括蛋白粉、糖類、生物廢棄物、酸性金屬鹽、弱堿性物質、硝酸鹽、多孔顆粒物、植物提取液、高錳酸鉀、蔗糖酯、檸檬酸、檸檬酸鈉、綠礬和磷酸鈣。本發明的復合誘導物可以有效改善堆肥環境的pH值、C/N比、含水率和營養成分,為微生物的生長提供一個有利環境,促進有機質中含氮、硫元素轉化為微生物可利用小分子物質,使其保留在堆肥產品中,抑制含有氮、硫元素的惡臭物質生成,提高了腐殖質品質。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環境廢棄物處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固體廢棄物好氧堆肥的復合誘導物及其應用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固體廢棄物的產生量日益增加。據統計,我國人均每天產生垃圾、糞便等約2kg,數量巨大,固體廢棄物如何處置已成為城市發展所需面臨的重大問題。目前固體廢棄物的處理方法主要依賴于填埋、焚燒,雖說成本低、工藝簡單,但會占用大量的土地,產生的滲濾液和惡臭氣體造成二次污染。利用堆肥的方法處理固體廢棄物可以使其達到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是一種生態友好型技術,但由于固體廢棄物包含的物質種類多、性質差異大,堆肥環境復雜,堆肥過程中產生的臭氣和滲濾液處理不當會污染環境,產品有機質含量低,堆肥效果不太明朗。如何改善堆肥環境、調節堆肥工藝,使其不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可以有效改善堆肥環境的復合誘導物,從而能誘導堆肥過程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長,有效減少在堆肥過程中產生的惡臭氣體,提高堆肥產品品質。
本發明為解決技術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所述用于堆肥的復合誘導物,原料包括蛋白粉、糖類、生物廢棄物、酸性金屬鹽、弱堿性物質、硝酸鹽、多孔顆粒物、植物提取液、高錳酸鉀、蔗糖酯、檸檬酸、檸檬酸鈉、綠礬和磷酸鈣,將各原料按配比混合均勻即獲得所述復合誘導物。
進一步地,各原料按質量份的構成為:蛋白粉0份~3.0份、糖類0份~2.0份、生物廢棄物8.0 份~12.0份、酸性金屬鹽1.0份~5.0份、弱堿性物質1.0份~3.0份、硝酸鹽0.5份~1.0份、多孔顆粒物1.0份~2.0份、植物提取液0.05份~0.1份、高錳酸鉀0.6份~1.0份、蔗糖酯0.01份~0.05份、檸檬酸0.05份~0.1份、檸檬酸鈉0.6份~1.4份、綠礬0.2份~0.5份、磷酸鈣1.0份~1.5份。
進一步地,所述蛋白粉為大豆濃縮蛋白粉和乳清蛋白粉中的至少一種。蛋白粉被微生物利用提供其生長所必需的能源以及調節廢棄物中的C/N比。
進一步地,所述糖類為蔗糖和麥芽糖中的一種或兩種按質量比1:1的混合。糖類被微生物利用提供其生長所必需的能源以及調節廢棄物中的C/N比。
進一步地,所述生物廢棄物為玉米秸稈、菌糠和鋸末中的至少一種。玉米秸稈、菌糠、鋸末的粒徑要小于3cm,便于與其它成分混合。生物廢棄物類似于海綿狀的多孔結構可以吸收堆肥反應產生的臭氣和滲濾液;生物廢棄物含有高比例的碳素可有效調節固體廢棄物中較低的C/N比,有效改善堆肥原料性質。
進一步地,所述酸性金屬鹽為氯化鐵、氯化鈣、硫酸鋁和氯化鋁中的至少一種。酸性金屬鹽可通過降低堆肥反應體系的pH值,減少氨氮化合物的釋放,還可以補充堆肥產品中的微量元素。
進一步地,所述弱堿性物質為氫氧化鋅、氫氧化鎂和氫氧化鐵中的至少一種。由于硫化氫集中在酸性條件下生成和釋放,通過加入堿性物質調節體系酸堿度,減少硫化氫的生成,金屬離子又可以與氨氣生成絡合物沉淀下來,減少氨氣的釋放。
進一步地,所述硝酸鹽為硝酸銀、硝酸鋅和硝酸鉀中的任意一種或兩種按質量比1:1的混合。硝酸鹽既可以為微生物的生長提供氮源,還可以促進有益微生物硝酸鹽還原菌(NRB) 的生長,抑制硫酸鹽還原菌(SRB)的生長,減少含硫廢氣的生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國禎環衛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安徽國禎環衛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1121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