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依賴頻率的縱橫波衰減參數的疊前地震反演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709927.2 | 申請日: | 2021-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1953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01 |
| 發明(設計)人: | 陳學華;徐斌;張杰;呂丙南;劉俊杰;黎康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V1/30 | 分類號: | G01V1/3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59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依賴 頻率 縱橫 衰減 參數 地震 反演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利用疊前地震角度道集數據,反演依賴頻率的縱、橫波衰減參數屬性的方法,該方法首先建立了依賴頻率的地震縱、橫波品質因子的優化擬合映射關系式,以及依賴頻率的縱、橫波衰減參數;構建了從實際疊前地震角道集數據計算依賴頻率的縱、橫波衰減參數的算法。基于本發明的方法得到的依賴頻率的縱、橫波衰減參數,能夠用于可靠地區分地下不同流體儲層、準確檢測油氣儲層的空間分布,為后續的儲層開發和井位部署提供重要的依據。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油氣地震勘探的數據處理與信息提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利用疊前地震角度道集數據,反演依賴頻率的縱、橫波衰減參數屬性的方法,從而為利用依賴頻率的縱、橫波的衰減特性,可靠地區分地下不同流體儲層、準確檢測油氣儲層的空間分布等提供重要的依據。
背景技術
Ostrander(1984)提出利用地震波反射系數隨入射角度的變化(AVO,AmplitudeVersus Offset)特征來識別“亮點”型含氣砂巖的技術。該技術開啟了應用疊前地震資料預測油氣的大門。與疊后地震資料相比,疊前地震資料雖然信噪比較低,但充分保留了地震反射振幅隨入射角變化的特征。疊前地震資料可以反映微小的地層特征變化,可用于提取更多、更有效地反映儲層物性以及流體性質的有效信息,因而,利用疊前地震數據,對于提高油氣儲層預測的精度,降低勘探開發風險和成本具有重要意義。
傳統的AVO技術只考慮了地震反射振幅隨入射角的變化,并沒有考慮地震波在地下含流體介質中傳播所引發的速度頻散和能量衰減效應,因此,無法直接通過疊前地震資料提取由儲層流體引起的地震頻散和衰減異常。Chapman(2002)基于Gassmann彈性波動方程,建立了由不同方向的裂隙、不同孔隙度和不同密度定向排列的裂縫組成的巖石物理模型,提出了動態等效介質理論。當巖石的內部結構(如滲透率等)及孔隙中所含流體特性(如飽和度等)變化時,不同頻率的地震反射振幅隨入射角的變化特征(即AVO的頻率依賴特征)也是不同的,這些變化特征與地下含流體介質引起的地震波頻散衰減效應有著密切的聯系。Wilson(2009)基于這一機理,擴展了傳統的AVO分析技術,實現了依賴頻率的AVO方法,用于提取不同流體所致的不同頻率地震反射波頻散特征的差異。由于不同頻率的地震反射波衰減隨入射角的變化特征與介質中的流體特性存在密切的關系,因此,充分利用疊前地震數據,提取依賴頻率的縱、橫波衰減參數,可以充分挖掘地震數據中與油氣有關的異常信息,檢測與油氣有關的地震波衰減異常,進一步提高油氣儲層檢測的精度,為鉆井井位部署和決策提供更加可靠的參考依據。本發明專利研發的方法,就是為了實現從疊前地震數據中,反演依賴頻率的地震縱、橫波衰減參數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的利用疊前地震角度道集數據,反演依賴頻率的地震縱、橫波逆品質因子屬性的方法,本發明方法的優點是可直接從疊前地震數據中提取與油氣儲層有關的地震衰減異常,實現地下油氣儲層的高精度檢測與識別。所述方法包括以下主要步驟:
(1)建立依賴頻率的地震縱、橫波品質因子的優化擬合映射關系式:
上式中,vp(t,f)和vs(t,f)分別為依賴頻率的地震縱、橫波速度;Qp(t,f)和Qs(t,f)分別為依賴頻率的地震縱、橫波品質因子;t為時間,f為頻率;αp和βp、αs和βs分別是控制依賴頻率的縱、橫波速度與逆品質因子擬合映射關系式的最優參數;
(2)在以上的優化擬合映射關系式的基礎上,建立如下方程:
并利用該方程定義依賴頻率的縱、橫波衰減參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理工大學,未經成都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0992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液晶顯示屏生產制造工藝
- 下一篇:一種硫辛酸類化合物的聚合物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