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超高壓循環劈裂注漿結構及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709700.8 | 申請日: | 2021-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3104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4 |
| 發明(設計)人: | 溫道春;王鵬;黎維楨;岳中文;王省陽;王濟翔;董紀濤;劉培培;薛小龍;蒯鴻飛;崔小亞;張洪威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交路橋建設有限公司;泛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 主分類號: | E02D15/00 | 分類號: | E02D15/00;E02D5/74;E02D1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劉培君;王靈靈 |
| 地址: | 101107 北京市通***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超高壓 循環 劈裂 結構 施工 方法 | ||
1.一種超高壓循環劈裂注漿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環注漿管(1)、循環回水管(2)、鋼絞線(7)和封孔器,所述循環注漿管(1)和循環回水管(2)平行設置并通過固定支架(6)放置在錨孔(15)內部,二者末端通過180°二通彎頭(5)連接成一條連通的U型回路,二者處于錨孔(15)錨固段(17)部分的管體上間隔開設有若干注漿孔(4)且注漿孔(4)處覆蓋有臨時封堵材料,二者管口延伸至支擋結構(18)外側,且循環注漿管(1)管口與注漿泵管相連,循環回水管(2)管口通過單向閥(3)與清水泵管相連;
所述固定支架(6)沿錨孔(15)軸線方向間隔卡設于循環注漿管(1)和循環回水管(2)之間的空隙中,其中部開設有供一次性注漿管(8)穿過的通孔,且其外側按環形陣列設置有若干組安裝循環注漿管(1)、循環回水管(2)和鋼絞線(7)的卡固槽,所述鋼絞線(7)設有多根,且多根鋼絞線(7)均沿錨孔(15)軸線方向通長鋪設并與固定支架(6)綁扎固定;
所述封孔器套設在循環注漿管(1)、循環回水管(2)和鋼絞線(7)組成的管束上,并設置于錨孔(15)自由段(16)靠近錨固段(17)的一側端部,一次注漿前,封孔器處于干癟狀態,一次注漿后,封孔器處于膨脹狀態并將循環注漿管(1)、循環回水管(2)和鋼絞線(7)組成的管束內部空隙及管束與錨孔(15)孔壁之間的空隙封堵密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高壓循環劈裂注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孔器包括封孔囊袋(9)、封孔注漿管(11)和排氣管(12),所述封孔囊袋(9)為中部留有管狀空腔(10)的環形袋體,其外端兩側分別密封安裝有封孔注漿管(11)和排氣管(12),所述封孔注漿管(11)和排氣管(12)末端均延伸至封孔囊袋(9)中并與封孔囊袋(9)相互連通,二者管口延伸至支擋結構(18)外側,且封孔注漿管(11)管口處通過控壓閥(13)與注漿泵管相連,排氣管(12)管口處通過排氣閥(14)與大氣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高壓循環劈裂注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環注漿管(1)和循環回水管(2)末端延伸至錨孔(15)錨固段(17)2/3長度位置。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超高壓循環劈裂注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孔注漿管(11)延伸至封孔囊袋(9)中的管體上間隔開設有若干圈充注孔(19)。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超高壓循環劈裂注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孔囊袋(9)膨脹狀態時沿錨孔(15)軸線方向的延伸長度不小于500m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高壓循環劈裂注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6)沿錨孔(15)軸線方向的設置間距介于1.5-2.0m之間,其外包絡的直徑比錨孔(15)孔徑小2-3cm,所述循環注漿管(1)和循環回水管(2)分別設置于固定支架(6)左右兩側,二者外側開設的注漿孔(4)呈直線型或螺旋狀布設,相鄰注漿孔(4)于錨孔(15)軸線方向的投影間距介于400-600mm之間,且注漿孔(4)孔徑設置為4-6m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高壓循環劈裂注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漿孔(4)外側纏繞1-2圈膠帶作為臨時封堵材料。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高壓循環劈裂注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環注漿管(1)和循環回水管(2)均采用內徑20mm的鋼管制作,所述鋼管管壁厚度不小于2.75mm,且鋼管兩端均刻有連接螺紋。
9.一種施工方法,用于權利要求2-8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超高壓循環劈裂注漿結構的施工過程之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錨孔(15)施工,按照設計方案依次進行錨孔(15)定位、鉆機就位、孔位復核、錨孔(15)鉆進、孔深校驗及清孔步驟;
步驟二,注漿結構制作安裝,將循環注漿管(1)、循環回水管(2)和鋼絞線(7)綁扎固定在固定支架(6)上組成一個管束結構,在管束結構外側套設封孔器并將其安裝至錨孔(15)內;
步驟三,一次常壓注漿,將一次注漿管(8)從固定支架(6)中部通孔內插入錨孔(15)孔底,然后將其向外拔出10-20cm后開始注漿,漿液沿一次注漿管(8)從錨孔(15)底部注入,待錨孔(15)孔口返漿后暫停注漿,穩壓1-2分鐘后結束一次常壓注漿,緩慢抽出一次注漿管(8)并用軟質材料臨時封堵錨孔(15)孔口;
步驟四,封孔器內注漿封閉,打開排氣閥(14),并通過控壓閥(13)向封孔囊袋(9)中注入膨脹水泥漿液,注漿壓力調整至1-2MPa,待排氣閥(14)處穩定返漿后關閉排氣閥(14),將計算用量的膨脹水泥漿液完全注入封孔囊袋(9)后關閉控壓閥(14);
步驟五,孔口補漿,封孔器注漿完成后,在錨孔(15)孔口至封孔器段隨漿液凝固收縮及時進行孔口補漿;
步驟六,循環回水管(2)沖管,在一次注漿形成的錨固體強度達到5MPa后,通過單向閥(3)向循環回水管(2)內注入清水沖管,沖管時間3-10分鐘,待循環注漿管(1)管口不再返出漿液和雜質、冒出清水時停止沖管工序;
步驟七,二次高壓劈裂注漿,沖管結束后,關閉單向閥(3),通過注漿泵向循環注漿管(1)內充注高壓水泥漿液,注漿壓力調整至5-10MPa,注漿時間30-60分鐘;
步驟八,重復高壓劈裂注漿,二次高壓劈裂注漿工序完成后等待5-6小時,重復步驟六至步驟七所述操作,進行循環回水沖管和重復高壓劈裂注漿,直至注漿次數達到設計錨固要求,然后拆除錨孔(15)外的壓力注漿系統管路,并用軟質材料填塞封堵錨孔(15)處的管口,完成超高壓循環劈裂注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交路橋建設有限公司;泛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未經中交路橋建設有限公司;泛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09700.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