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用于隧道下穿建筑物的樁基托換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709528.6 | 申請日: | 2021-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5629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12 |
| 發明(設計)人: | 黃栩;羅智勇;歐子文;扶曉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二院華東勘察設計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37/00 | 分類號: | E02D37/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華 |
| 地址: | 310004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隧道 建筑物 樁基 施工 方法 | ||
一種適用于隧道下穿建筑物的樁基托換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設置工作井并在其中設置施工平臺;開挖出上半施工通道;在上半施工通道中進行作為新建隧道頂部的樁基托換結構的施工,在尚未開挖的下半施工通道所對應的地層中進行兩列托換樁的施工;在作為新建隧道頂部的樁基托換結構與托換樁之間澆筑出托換樁接長段;開挖出下半施工通道并將既有樁基移除;進行作為新建隧道底部的樁基托換結構的施工,另以托換樁為基礎骨架進行作為新建隧道兩側部的樁基托換結構的另一部分的施工;對新建隧道的外側進行防水、回填處理。本發明適用于當新建地下通道的深度超過既有樁基的深度的情況,克服傳統方法在此情況下無法正常實施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施工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適用于隧道下穿建筑物的樁基托換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近年軌道交通事業的發展,地鐵軌道交通事業不斷進入人們的視野。得益于我國地下軌道交通的不斷完善、升級,人們的生活品質得到很大的提升。雖然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已較為完善,但在地鐵區間隧道施工時不可避免會遇到下穿建筑物的情況。中高層、高層及超高層建筑物往往需要埋置較深的樁基礎,從而將上部荷載有效的傳遞到承載能力較強的土層,而在地鐵隧道施工時,這些樁基如何在整體結構穩定的情況順利截除就成為了隧道施工的一大難題,對此,樁基托換是可行的方法。所謂樁基托換,是指新建結構與樁基進行有效連接,切除原樁基,使上部結構荷載傳遞至新建結構。如申請號為CN201911255746.6的中國專利公開的一種樁基托換的施工結構及施工方法,屬于建筑施工樁基托換、結構改造技術領域,施工結構包括原有承臺、既有樁、新建樁和新建托換梁,被托換樁為原有承臺邊部樁基,還包括新建樁帽和抱樁式樁帽,新建樁帽位于新建樁頂部,抱樁式樁帽位于被托換樁相鄰側既有樁上;頂升裝置分別布置于新建樁帽和抱樁式樁帽上;新建托換梁與原有承臺相連接,新建托換梁位于新建樁的上方。樁基托換的施工方法利用既有樁和新建樁作為頂升平臺進行樁基托換,征用托換樁鄰側既有樁,在鄰側既有樁上施工既有樁抱樁式樁帽;施工新建樁,在新建樁上施工新建樁帽。
當新建地下工程與上部結構樁基礎沖突時,樁基托換也是解決工程沖突的一個可行方法。當上部結構結構采用端承樁時,新建地下工程施工區域深度淺于上部結構樁基礎時,可先進行新建工程開挖,此時端承樁依然保持承載力,保證上部結構完全,待托換結構以及托換結構與樁基礎連接節點施工完成,切除新建工程范圍樁基,樁基托換過程完成。然而,當新建地下工程施工區域超過上部結構樁基礎深度時,若仍然進行新建工程的開挖,則樁基礎無法保持端部承載力,前述的托換施工過程無法實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技術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適用于隧道下穿建筑物的樁基托換施工方法,以在應對新建地下工程施工區域深度超過上部結構樁基基礎深度的情況時,仍能夠在維持上部結構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安全、穩定地實現樁基托換施工。
本發明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適用于隧道下穿建筑物的樁基托換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在上部建筑結構的鄰側設置工作井,在工作井中設置施工平臺;
步驟二:在上部建筑結構下方開挖出上半施工通道,上半施工通道的深度小于上部建筑結構的既有樁基的深度;
步驟三:在上半施工通道中進行作為新建隧道頂部的樁基托換結構的施工,在尚未開挖的下半施工通道所對應的地層中進行兩列托換樁的施工,托換樁屬于作為新建隧道兩側部的樁基托換結構的一部分;
步驟四:在作為新建隧道頂部的樁基托換結構與托換樁之間澆筑出用于接合前述兩者的托換樁接長段,并截除既有樁基的露出于上半施工通道中的部分;
步驟五:繼續開挖出與上半施工通道相對應的下半施工通道并將位于其中的既有樁基移除;
步驟六:在整個施工通道中進行作為新建隧道底部的樁基托換結構的施工以及以托換樁為基礎骨架進行作為新建隧道兩側部的樁基托換結構的另一部分的施工;
步驟七:在整個施工通道中對新建隧道的外側進行防水、回填處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二院華東勘察設計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鐵二院華東勘察設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0952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