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半地下中庭地鐵車站火災通風排煙系統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709180.0 | 申請日: | 2021-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3633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01 |
| 發明(設計)人: | 史聰靈;丁偉;侯正波;劉國林;任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E21F1/00 | 分類號: | E21F1/00;E21F1/18;E21F17/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繪聚高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832 | 代理人: | 陳衛 |
| 地址: | 10000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地下 中庭 地鐵 車站 火災 通風 系統 方法 | ||
1.一種半地下中庭地鐵車站火災通風排煙系統的控制方法,
所述排煙系統包括站臺層和站廳層,所述站臺層位于地下,站廳層位于地上,在站臺層和站廳層的中部具有貫通的中庭區域,所述站廳層的頂部設置有排煙口,在所述中庭區域的頂部,具有中庭排煙口;在所述站廳層和站臺層的頂部還設有送風口;所述排煙系統還包括火災檢測裝置和人員檢測裝置,所述火災檢測裝置用于檢測中庭區域是否發生火災,所述人員檢測裝置用于檢測站廳層和站臺層的人員分布;
當中庭底部位置發生火災時,開啟中庭排煙口,并采用以下控制方法進行排煙:
S1:判斷車站是否處于運營狀態,如果不是,則打開站廳層排煙口,依靠自然排煙將煙氣排除,如果是,則轉入步驟S2;
S2:檢測站臺層和站廳層的人員分布;當站臺層或站廳層人員密度均大于預設值時,則表明地鐵站內人員較多,執行步驟S3,否則,則執行步驟S5;
S3:同時打開站廳層和站臺層的送風口,從而在中庭區域形成正壓,快速排出煙氣,并為站廳層和站臺層提供新鮮的空氣,從而保證人員的供氧;同時轉入步驟S4,判斷煙氣的密度;
S4:檢測中庭火災的煙氣密度,判斷煙氣密度是否超過預設值,如果是則打開站廳層排煙口,從而有利于煙氣從站廳層快速排出;
S5:比較站廳層和站臺層的人流密度,如果站臺層人流密度大于等于站廳層人流密度,則執行步驟S6;否則執行步驟S7;
S6:打開站臺層送風口;
S7:打開站廳層送風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6中,所述站臺層送風口分布在站臺層的兩側,檢測兩側的人流密度,如果兩側的人流密度均大于預設值時,則兩側的送風口均打開,否則,打開人流密度較大的一側的送風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7中,所述站廳層送風口分布在站廳層的兩側,檢測兩側的人流密度,如果兩側的人流密度均大于預設值時,則兩側的送風口均打開,否則,打開人流密度較大的一側的送風口。
4.根據權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煙系統還包括煙氣密度探測裝置,用于探測火災發生時的煙氣密度。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煙系統還包括中央控制系統,所述站臺層還設置有排煙口,所述中央控制系統接收所述火災檢測裝置、人員檢測裝置以及煙氣密度探測裝置的信號,控制中庭排煙口、站廳層排煙口、站臺層的排煙口、站臺層送風口、站廳層送風口的開啟或關閉。
6.根據權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災檢測裝置利用紅外裝置檢測火災的發生,所述人員檢測裝置采用紅外裝置或人臉識別裝置檢測人員分布。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煙氣密度探測裝置采用圖像識別的方式判斷煙氣密度的大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0918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移動式微電流電解抑藻設備
- 下一篇:一種醫療護理用榨汁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