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副槍定碳故障應急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708687.4 | 申請日: | 2021-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6284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11 |
| 發明(設計)人: | 邱在軍;鄧勇;廖彬;韓寶;李海波;蘭海峰;吳亞男;黃傳根;宋健;劉鑫磊;徐志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C5/28 | 分類號: | C21C5/28;C21C5/34 |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問律師事務所 34134 | 代理人: | 侯曄 |
| 地址: | 243000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副槍定碳 故障 應急 處理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副槍定碳故障應急處理方法,屬于鋼鐵冶煉領域。該方法步驟包括:S01、預先建立碳含量預測方程:[C]=A+B×(CO)%,其中,[C]為鋼水碳含量,A和B為與轉爐對應的系數,(CO)%為副槍定碳測量后的轉爐煤氣CO含量峰值;S02、副槍定碳故障發生時,獲取本次測量后轉爐煤氣CO含量峰值(CO)0%,并將該峰值(CO)0%代入所述碳含量預測方程,得到鋼水碳含量預測值[C0];S03、根據所述鋼水碳含量預測值[C0],確定后續如何冶煉。本發明能夠大幅度提高副槍定碳故障發生時鋼水碳含量的預測準確性和及時性,確保了現場員工后續判斷和操作的正確性和可靠性,提高了副槍定碳故障產生后的應急處理效率,同時保證了鋼材的生產質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鋼鐵冶煉領域,具體是一種副槍定碳故障應急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轉爐煉鋼過程中,實際的脫碳速度是“兩頭慢,中間快”。吹煉初期,脫碳速度隨吹煉時間幾乎成線性增加;吹煉中期,脫碳速度幾乎只取決于供氧強度;吹煉后期,當碳的含量降到一定程度后,碳的擴散速度下降,碳的氧化速度也急劇下降至與吹煉初期相似,但氧化速度取決于碳的濃度和擴散速度,并且與含碳量成正比。一般情況下,在冶煉中后期供氧85%左右時,需要進行定碳測量。
配有副槍的轉爐,在出現副槍TSC結晶定碳故障時,會導致主吹碳含量不能被測出,進而對生產順行和生產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目前,在副槍TSC結晶定碳故障時,通常有以下三種處理方式:
①提氧槍停止供氧,副槍重新測量。但是,重新測量一般需耗時2-3分鐘,且仍不能測量出的概率較大;另外,冶煉后期提氧槍等待過程鋼水溫度較高,熱量損失較大,鋼水的氧化性強對爐襯耐火材料侵蝕嚴重。
②提氧槍停止供氧,通知設備人員到副槍設備現場處理故障。由于設備人員到達現場至少需要10分鐘,且到達后處理還需要時間,對生產時間節點造成較大影響。
③轉爐操作人員憑經驗判斷碳含量,確定后續如何冶煉。但由于長時間使用副槍定碳,轉爐操作人員判斷碳含量的經驗技能有所下降且參差不齊,判斷的極為不準確。如果碳含量預估值偏低,即實際碳含量較高,則會導致實際的輔吹供氧量偏少,造成鋼水終點氧含量偏低,最終導致鋼水磷含量高;如果碳含量預估值偏高,即實際碳含量較低,則會導致實際的輔吹供氧量過多,造成鋼水終點氧含量偏高,鋼水過氧化。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出現副槍TSC結晶定碳故障時,現有的應急處理方法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副槍定碳故障應急處理方法,能夠大幅度提高副槍定碳故障發生時鋼水碳含量的預測準確性和及時性,確保了現場員工后續判斷和操作的正確性和可靠性,提高了副槍定碳故障產生后的應急處理效率,同時保證了鋼材的生產質量。
技術方案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副槍定碳故障應急處理方法,步驟包括:
S01、預先建立碳含量預測方程:[C]=A+B×(CO)%,其中,[C]為鋼水碳含量,A和B為與轉爐對應的系數,(CO)%為副槍定碳測量后的轉爐煤氣CO含量峰值;
S02、副槍定碳故障發生時,獲取本次測量后轉爐煤氣CO含量峰值(CO)0%,并將該峰值(CO)0%代入所述碳含量預測方程,得到鋼水碳含量預測值[C0];
S03、根據所述鋼水碳含量預測值[C0],確定后續如何冶煉。
進一步地,所述碳含量預測方程的獲得方法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0868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版材智能轉運系統
- 下一篇:一種修復睡眠的植物蛋白組分及其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