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全雄加州鱸生產體系的建立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707590.1 | 申請日: | 2021-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8754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04 |
| 發明(設計)人: | 沈志剛;胡晨昊;別漢晴;李波;樊啟學;袁勇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中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K61/10 | 分類號: | A01K61/10;A23K50/80;A23K20/174;A23K10/16;A23K10/20;A23K20/184 |
| 代理公司: | 武漢宇晨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江麗麗 |
| 地址: | 43007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加州 生產 體系 建立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全雄加州鱸生產體系的建立方法,步驟是:(1)馴食:在加州鱸幼魚性別分化前馴食成吃人工配合飼料;(2)性逆轉:在性別分化敏感期利用激素處理加州鱸幼魚,逆轉為具有生殖功能的生理型雌魚;(3)親本維生素強化:經激素處理親魚,從其性成熟前3個月開始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進行營養強化;(4)測交:生理型雌魚與正常雄魚配對產卵,通過其子代性別比例,推斷激素處理親本的性別遺傳類型;(5)性逆轉雌魚擴群:用前述同樣方法進行性激素處理,待測交結果出來時,將性逆轉雌魚子代保留作為繁殖親本;(6)將性逆轉子代經性激素處理的個體作為母本群體,將正常雄魚作為父本群體,建立可持繼生產全雄加州鱸苗種的生產體系。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魚類單性生產技術或魚類人工性別控制技術領域,更具體涉及一種全雄加州鱸生產體系的建立方法
背景技術
加州鱸,學名大口黑鱸(Largemouth?bass,Micropterus?salmoides),隸屬鱸形目,太陽魚科。2019年全國養殖產量達48萬噸,較2012年24.3萬噸增長近一倍(中國漁業統計年鑒),淡水魚類產量排名第10,僅養殖產業產值就超過260億元,是我國重要的經濟魚類。按照當前產量來計算,每年全國需要加州鱸大規格苗種近20億尾,需要水花200億尾以上,隨著產量的增長,苗種需求量在不斷增加。目前苗種供應量遠不能滿足當前產業發展的需求。
苗種供應量不能滿足產業發展需要,主要原因是馴食成活率較低,據統計,全國加州鱸苗種馴食成活率不足1%,嚴重影響其養殖產業的快速發展。苗種馴食成活率低,同時也阻礙了加州鱸性別控制技術的建立,因為性別控制技術其中一個重要環節通常依賴于通過在魚苗性分化之前,利用飼料添加外源性激素將其生理型性別逆轉。鱸魚性別分化起始時間在20~30日齡,規格在10~15mm之間,而行業通常在20日齡和15mm之后才開始馴食人工飼料。
在第一次性成熟前,雄魚生長速度快于雌魚,達上市規格(400克)的頭批魚中,雄魚比例顯著高于雌魚。另外,加州鱸一冬齡即達到性成熟,最小性成熟規格為130克,雌魚在通往性成熟的過程中,大部分投食能量用于性腺發育或成熟,導致生長速度明顯減慢,飼料系數顯著升高。同時,性成熟雌魚在春季自然繁殖過程中及產后,會出現難產、產后受傷或產后虛弱所導致的死亡。因此,全雄加州鱸養殖勢在必行。截止到目前,國內加州鱸性別控制技術未見報道。而國外,雖然有利用性激素誘導加州鱸幼魚性逆轉的報道,但存在誘導率低、馴食成活率低、性逆轉雌魚無法產卵等問題,不能建立相應的產業體系,無法進行產業化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種全雄加州鱸生產體系,可在兩代時間持續生產全雄加州鱸苗種。
為了實現上述的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措施:
一種全雄加州鱸生產體系的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馴食:在4-10日齡期間,用人工孵化的豐年蟲投喂加州鱸幼魚,開燈時投喂,關燈時不投喂,每天投喂4-6次,建立條件反射;從11日齡開始,在燈下設浮性投料框,同時開始增加飼料的比例,同樣是開燈時投喂,關燈時不投喂,20日齡前完全使用飼料投喂,此方法可將馴食成活率提高至50%以上,在加州鱸幼魚完成馴食時,幼魚全長不超過15mm,保證在激素處理開始時,加州鱸卵巢分化未開始;
(2)性逆轉:將17β-雌二醇溶于高濃度乙醇中,均勻噴灑在飼料表面,制作成濃度為40mg~75mg雌二醇每千克飼料的激素飼料,從21日齡至70日齡,投喂激素飼料,將遺傳型ZZ雄魚性逆轉為具有生殖功能的生理型雌魚,作為繁殖親本;
(3)親本維生素強化:經激素處理的親魚,從其性成熟前3個月開始在飼料中添加多種維生素進行親本營養強化,維生素A?500~5000IU/kg,維生素C?0.2~5g/kg,維生素E10~100mg/kg,三種維生素混合進行親本營養強化,可將子代畸形率降低至1%以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中農業大學,未經華中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0759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