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梨樹栽培改土建園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707422.2 | 申請日: | 2021-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9666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9 |
| 發明(設計)人: | 劉金平;宋先銀;廖建平;姜常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市新洲區果茶技術服務站 |
| 主分類號: | A01B79/02 | 分類號: | A01B79/02;A01B79/00;C05F1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祝蓉蓉 |
| 地址: | 430499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梨樹 栽培 土建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梨樹栽培改土建園的方法,包括表土淺翻、撒施有機肥改土、深挖壕溝、鋪設栽植溝和儲蓄溝、安裝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等步驟。本發明方法能夠用以改善荒山梨園貧瘠土壤,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和透氣性,增強保水保肥能力;同時降低勞動強度、減少勞動力需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梨樹栽培改土建園的方法,屬于農業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梨是一種深受人們喜愛的水果,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國家鄉村振興實施,迎來了大好的發展機遇。梨樹對土壤的適應能力很強,不論山地、丘陵、沙荒、洼地、鹽堿地和紅壤,都能生長結果,但果實產量和品質卻大不相同。影響梨樹的產量和最終果品除了品種本身的差異外,土壤、肥料、水份都是重要影響因素。為不與主糧爭耕地,一般選擇荒山開辟梨園,但荒山大多土壤貧瘠,土壤有機質含量低,保水保肥能力差。梨樹生長中對水肥的需求量較大,傳統的梨樹種植,化肥用量過大,不僅大大提高了成本,造成很大浪費,更嚴重的是導致土壤板結,透氣性差,養分失衡,水份流失,土壤生態環境惡化。
對于荒山等土壤貧瘠的果園,需要對土壤進行改良。CN107493931A公開了一種改良果園土壤的方法,在果園中播種野綠豆和野豌豆草種,果園全年被豆科牧草覆蓋,固氮改土,枯死牧草秸稈覆蓋果園,腐爛后增肥土壤肥力,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有別于三葉草等豆科常綠草種,減少果園雜草生長。但該方法僅能改善表層土壤的肥力。CN105706819A公開了一種丘陵坡地新建果園土壤輕簡高效管理的方法,通過坡地行間種綠肥活化表土,分次培土,配合主干基部的刻傷促根處理,顯著提高了根系的數量和質量,同時顯著地降低了土壤施肥管理的勞動強度,減少了勞動力和生產管理的投入。但該方法同樣主要改善的是表層土壤肥力,對于梨樹等根系發達、垂直根較深的果樹,后期仍需多次追肥,如其實施例所述,栽植黃花梨后期根部追肥多達15次。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梨樹栽培改土建園的方法,用以改善荒山梨園貧瘠土壤,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和透氣性,增強保水保肥能力;同時降低勞動強度、減少勞動力需求。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梨樹栽培改土建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清理地表雜物,平整土地,將表層土壤淺翻40~50cm,炕曬2~3天;
S2.地面撒施改土材料,每畝撒施充分腐熟發酵的有機肥4~6噸,與表層淺翻土壤混合均勻;
S3.按栽植行距放線,深挖壕溝,將混有有機肥的表層土壤堆放于壕溝一邊,底層土壤堆放于壕溝另一邊;壕溝上部寬2~2.5m,深0.8~1m,坡度70~80°,截面呈“W形”;中間隔斷寬20~30cm,高30~40cm,坡度60~70°,將壕溝分為栽植溝和儲蓄溝兩部分;
S4.在栽植溝底部鋪放細秸稈,壓實至15~20cm厚;上撒生石灰,回填S3所述混有有機肥的表層土壤,壓實,與中間隔斷平齊;
S5.在中間隔斷上部和儲蓄溝側斜坡上鋪放一層0.5~1cm厚的稻草,接著鋪放一層0.5~1cm厚的干水苔,再鋪放一層0.5~1cm厚的稻草,壓實;
S6.在儲蓄溝底部鋪放粗秸稈、稻殼、棉花殼和干水苔,壓實至25~40cm厚;上撒生石灰,回填S3所述混有有機肥的表層土壤,壓實,與中間隔斷平齊后,壕溝整體回填20~30cm厚;
S7.在栽植溝上方按照株距“井字形”鋪放稻草,稻草層寬5~10cm,厚6~8cm;稻草層中包埋輸水管道支管和滴灌管;回填混有有機肥的表層土壤10~15cm厚;
S8.將挖出的底層土壤與壕溝間混有有機肥的表層土壤混合,回填到壕溝中,整理成高40~50cm的龜背形高壟畦,然后灌透水,沉實備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市新洲區果茶技術服務站,未經武漢市新洲區果茶技術服務站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0742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連續操作油液分離器
- 下一篇:一種生產油墨的裝置及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