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夾具及剪切試驗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707117.3 | 申請日: | 2021-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5247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1 |
| 發明(設計)人: | 鄭博文;祁生文;郭松峰;黃曉林;梁寧;羅光明;鄒宇;宋帥華;崔振東;薛雷;李國梁;黃天明;李義曼;董艷輝;王禮恒;任貴陽;郝慶澤;姜立波;王鑫;肖文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N3/24 | 分類號: | G01N3/24;G01N3/32;G01N3/02;G01N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師事務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富強 |
| 地址: | 100029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夾具 剪切 試驗裝置 | ||
1.一種夾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盒體,所述盒體的一側設置有開口,所述盒體內設置有兩個相對設置的夾持結構,試樣設置在兩個所述夾持結構之間,各所述夾持結構均包括調節機構,兩個所述夾持結構之間的距離能夠通過所述調節機構進行調整;
各所述夾持結構均包括第一夾塊、第二夾塊、第三夾塊和第四夾塊,所述第一夾塊和所述第二夾塊相對設置,所述第三夾塊和所述第四夾塊相對設置,所述第一夾塊分別與所述第三夾塊和所述第四夾塊接觸,所述第二夾塊分別與所述第三夾塊和所述第四夾塊接觸,所述第三夾塊和所述第四夾塊位于所述第一夾塊和所述第二夾塊之間,試樣位于兩個所述夾持結構的所述第一夾塊之間,兩個所述夾持結構的所述第二夾塊均與所述盒體連接,所述調節機構調節所述第三夾塊和所述第四夾塊之間的距離進而調節所述第一夾塊和所述第二夾塊之間的距離;
所述第一夾塊和所述第二夾塊之間設置有至少一個彈性元件和至少一個導向軸,所述彈性元件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夾塊連接,所述彈性元件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夾塊連接,所述導向軸與所述第一夾塊和所述第二夾塊均滑動連接;
所述調節機構為雙向螺桿,所述雙向螺桿穿設在所述第三夾塊和所述第四夾塊中,所述雙向螺桿的第一螺紋段與所述第三夾塊螺紋連接,所述雙向螺桿的第二螺紋段與所述第四夾塊螺紋連接,所述第一螺紋段和所述第二螺紋段的螺紋旋向相反,所述雙向螺桿的兩端伸入所述盒體側壁的通孔中,所述調節機構至少一端設置有螺栓結構,螺栓裝置帶動所述螺栓結構旋轉實現所述第三夾塊和所述第四夾塊之間的距離的調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夾塊和所述第二夾塊的結構相同,所述第一夾塊和所述第二夾塊均包括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三夾塊和所述第四夾塊的結構相同,所述第三夾塊和所述第四夾塊均包括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所述第一夾塊的所述第一斜面與所述第三夾塊的所述第三斜面接觸,所述第一夾塊的所述第二斜面與所述第四夾塊的所述第三斜面接觸,所述第二夾塊的所述第一斜面與所述第三夾塊的所述第四斜面接觸,所述第二夾塊的所述第二斜面與所述第四夾塊的所述第四斜面接觸。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沿所述第一夾塊或所述第二夾塊的中心線對稱,所述第三斜面和所述第四斜面沿所述第三夾塊或所述第四夾塊的中心線對稱。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夾塊和所述第四夾塊的截面形狀均為梯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夾具,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夾持結構之間設置有兩個相對設置的固定塊,兩個所述固定塊均與所述盒體滑動連接,試樣設置在兩個所述固定塊之間,兩個所述固定塊形成的腔體與試樣的外形匹配。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夾具,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固定塊的兩側均設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所述盒體側壁的滑槽中。
7.一種剪切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個如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夾具,兩個所述夾具的所述開口相對設置,兩個所述夾具之間存在間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07117.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