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空氣檢測的真空壓鑄系統及計算機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706538.4 | 申請日: | 2021-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9965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29 |
| 發明(設計)人: | 陳榮才;陳坤周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寶田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17/32 | 分類號: | B22D17/32;B22D17/14;G01L21/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輝泓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10 | 代理人: | 劉海軍;孟強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石巖街道***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空氣 檢測 真空 壓鑄 系統 計算機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空氣檢測的真空壓鑄系統,包括模型腔、壓鑄模塊、抽氣模塊、空氣檢測模塊和智能控制模塊,所述抽氣模塊用于抽取模型腔中的空氣,所述空氣檢測模塊用于檢測模型腔以及抽氣模塊內的氣壓狀況,所述智能控制模塊根據所述空氣檢測模塊檢測的數據進行分析并控制所述抽氣模塊的抽氣速率,所述壓鑄模塊用于將液態金屬在合適的氣壓狀況下壓入所述模型腔中。所述智能控制模塊能夠根據模型腔外的氣壓值計算出系統的密封系數,并利用密封系數計算出模型腔內的氣壓,使模型腔內能夠達到需要的氣壓值提高壓鑄零件的成品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零件制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空氣檢測的真空壓鑄系統。
背景技術
真空壓鑄法是通過在壓鑄過程中抽除壓鑄模具型腔內的氣體而消除或顯著減少壓鑄件內的氣孔和溶解氣體,從而提高壓鑄件力學性能和表面質量的先進壓鑄工藝,真空壓鑄法可消除或減少壓鑄件內部的氣孔,提高壓鑄件的機械性能和表面質量,改善鍍覆性能,真空壓鑄法大大減少型腔的反壓力,可使用較低的比壓及鑄造性能較差的合金,有可能用小機器壓鑄較大的鑄件,但模具密封結構復雜,制造及安裝較困難,因而成本較高,真空壓鑄法如控制不當,效果就不是很顯著。
現在已經開發出了很多真空壓鑄系統,經過我們大量的檢索與參考,發現現有的壓鑄系統有如公開號為KR101359386B1,KR101359388B1和KR101512152B1所公開的系統,包括閥座、上閥體、下閥體和閥芯,下閥體和上閥體位于閥座上方,閥芯上端穿過下閥體并可在其中移動,下端位于閥座的空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閥芯設有環形槽;下閥體中開設一液體流道,液體流道經過閥芯。閥芯設有環形槽,液體流道與閥芯相接,避免飛邊不斷積累夾于間隙中,保護閥芯及閥體。但該系統還是沒有在模具的密封性不良時進行補償,使壓鑄時的真空度沒有達到預設要求,進而影響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種基于空氣檢測的真空壓鑄系統,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空氣檢測的真空壓鑄系統,包括模型腔、壓鑄模塊、抽氣模塊、空氣檢測模塊和智能控制模塊,所述抽氣模塊用于抽取模型腔中的空氣,所述空氣檢測模塊用于檢測模型腔以及抽氣模塊內的氣壓狀況,所述智能控制模塊根據所述空氣檢測模塊檢測的數據進行分析并控制所述抽氣模塊的抽氣速率,所述壓鑄模塊用于將液態金屬在合適的氣壓狀況下壓入所述模型腔中;
進一步的,所述模型腔包括模具殼和模具,所述模具置于所述模具殼內,所述模具殼和所述模具均設有液態入口和通氣出口,所述模具的液態入口緊貼于所述模具殼的液態入口,所述模具的通氣出口緊貼于所述模具殼的通氣出口;
進一步的,所述模具殼與所述模具之間設有泄流腔,所述模具的通氣出口壁上設有泄流通道與所述泄流腔連通,所述模具殼的通氣出口上設有第一氣壓傳感器,其檢測的氣壓值為P1(t),所述泄流腔內壁上設有第二氣壓傳感器,其檢測的值為P2(t);
進一步的,所述抽氣模塊內設有第三氣壓傳感器,其檢測到的氣壓值為P3(t),所述P3(t)在所述抽氣模塊以速度v抽氣時的穩定值為P3,所述智能控制模塊根據P3計算出密封系數δ:
其中,P′為標準大氣壓,k為與系統構造有關的降壓系數并通過實際測試得出;
進一步的,所述P1(t)穩定值為P1,所述P2(t)穩定值為P2,而P1、P2與P3的關系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寶田精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寶田精工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0653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