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結合IMU與單組UWB的旋轉式目標定位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706410.8 | 申請日: | 2021-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4073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9 |
| 發明(設計)人: | 劉冉;鄧忠元;張華;肖宇峰;陳凱翔;曹志強;秦正泓;張靜;劉滿祿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S5/02 | 分類號: | G01S5/02;G01C2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華智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代維凡 |
| 地址: | 62101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結合 imu uwb 旋轉 目標 定位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結合IMU與單組UWB的旋轉式目標定位方法,采用旋轉臂的結構,使一個UWB基站通過旋轉的方式獲得多組UWB基站的坐標信息,解決現有多UWB基站定位方法和定位環境部署困難、適用性差的問題;通過互補濾波的IMU角度估計算法削減三軸陀螺儀自身的累計誤差,彌補三軸磁力計動態性能差的缺點;通過滑動窗口結合非線性優化算法獲得精確的目標位置信息,解決了傳統UWB定位需要多個UWB基站,適用性不高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室內目標定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結合IMU(慣性傳感器)與單組UWB(超寬帶)的旋轉式目標定位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低成本高精度的定位解決方案已成為物聯網應用的關鍵,如智能制造和智能家居。
在物聯網和移動機器人領域中,定位一直是熱門的研究課題,它能夠為控制平臺提供實時精確的目標位置。在物聯網領域中可以利用這些位置對目標進行精準的控制,如遠程指定目標遙控、場景內目標查找等。在機器人領域中可以通過得到的位置數據進行自主導航和地圖構建。因此,目標定位在這些領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超寬帶定位技術,相比于其他定位方式如,WiFi、RFID等,擁有更好的定位精度,同時基于在帶寬上的優勢其具有更強抗干擾能力、更低功耗和更快的數據傳輸速度。UWB的定位精度可達分米級,適合于目標的精確定位。但是,傳統UWB定位系統常需要至少三個UWB基站和一個UWB標簽才能完成對目標的精確定位,這樣的系統結構大大增加了系統搭建的難度和適用性,很難適配一些不方便建立基站系統的場景。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結合IMU與單組UWB的旋轉式目標定位方法解決了現有多基站UWB定位方法定位環境部署困難、適用性差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結合IMU與單組UWB的旋轉式目標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設置旋轉臂,將IMU傳感器和UWB基站分別固定在所述旋轉臂的兩個端點處;
S2、通過IMU傳感器采集UWB基站旋轉的角速度和磁場強度,通過UWB基站采集定位目標與UWB基站之間的距離信息;
S3、基于采集的角速度和磁場強度,通過互補濾波的IMU角度估計算法,計算出多組不同時刻的UWB基站的旋轉角度;
S4、通過對UWB基站的旋轉角度進行幾何坐標變換,生成多組不同時刻不同角度的UWB基站的坐標信息;
S5、基于多組UWB基站的坐標信息和對應坐標下UWB基站采集的距離信息,通過滑動窗口結合非線性優化算法,計算出定位目標的位置,完成目標的定位。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2中角速度和磁場強度的采集方法為:
以所述IMU傳感器所在的旋轉臂端點為軸心進行旋轉,通過IMU傳感器中的三軸陀螺儀和三軸磁力計分別采集UWB基站旋轉的角速度和磁場強度。
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為:通過IMU傳感器采集的角速度和磁場強度,可以更加精確地計算出UWB基站的旋轉角度,減小測量誤差。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2中距離信息的采集方法為:
將UWB標簽設置在定位目標上,通過UWB基站采集UWB標簽與UWB基站之間的距離信息。
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為:通過UWB基站采集多組不同角度不同時刻的距離信息,將其作為滑動窗口結合非線性優化算法的輸入,以便于計算出更精確的定位信息。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3中互補濾波的IMU角度估計算法具體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科技大學,未經西南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0641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