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應用于穿戴設備的實時監護方法、系統及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705921.8 | 申請日: | 2021-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2037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2 |
| 發明(設計)人: | 董馳;張擒豹 | 申請(專利權)人: | 醫惠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5/11 | 分類號: | A61B5/11;A61B5/00;H02J7/00;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創智卓英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324 | 代理人: | 張迪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濱***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應用于 穿戴 設備 實時 監護 方法 系統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應用于穿戴設備的實時監護方法、系統及存儲介質,其中實時監護方法包括:獲取穿戴設備的智能傳感模塊采集的用戶的步態數據;對步態數據進行預處理;解析預處理后的步態數據,確定用戶的當前狀態;當當前狀態異常時,輸出報警信息至預設的緊急聯系人。本發明的應用于穿戴設備的實時監護方法,基于穿戴設備,利用人工智能對步態大數據進行分析,實現對老人的生活的監護,提供意外報警,幫助年輕人給予老人監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監護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應用于穿戴設備的實時監護方法、系統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節奏的加快;現在年輕人由于工作忙碌而沒有時間對家里老人進行很好的監護,會發生老人因為家人在身邊而發生意外,不能及時進行處理。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了一種應用于穿戴設備的實時監護方法,基于穿戴設備,利用人工智能對步態大數據進行分析,實現對老人的生活的監護,提供意外報警,幫助年輕人給予老人監護。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應用于穿戴設備的實時監護方法,包括:
獲取穿戴設備的智能傳感模塊采集的用戶的步態數據;
對步態數據進行預處理;
解析預處理后的步態數據,確定用戶的當前狀態;
當當前狀態異常時,輸出報警信息至預設的緊急聯系人。
優選的,應用于穿戴設備的實時監護方法,還包括:
在室外,通過穿戴設備的GPS定位模塊獲取穿戴設備的第一定位信息;
在室內,通過穿戴設備的WIFI定位模塊或GPRS定位模塊獲取穿戴設備的第二定位信息。
優選的,解析預處理后的步態數據,確定用戶的當前狀態,包括:
以腳長方向為X軸、以腳寬方向為Y軸、以身長方向為Z軸構建三維坐標軸;
解析步態數據,確定用戶在Z軸上的高度落差、在X軸上的第一加速度值、在Y軸上的第二加速度值;
當高度落差大于預設的高度差值,且第一加速度值大于預設的第一報警閾值,且第二加速度值大于預設的第二報警閾值時,啟動異常監測;
監測啟動后第一預設時間內的第一加速度值和第二加速度值,當第一加速值和第二加速度值符合預設的跌倒規則時,確認用戶跌倒。
優選的,解析預處理后的步態數據,確定用戶的當前狀態;包括:
將步態數據輸入預設的神經網絡模型,確定用戶的當前狀態。
優選的,應用于穿戴設備的實時監護方法,還包括:
對穿戴設備的電量進行監控,當電量降低至第一預設電量值時,輸出提示信息至預設的聯系人手機;
當用戶處于室外時,獲取穿戴設備的第一定位信息;
獲取穿戴設備充電的充電位置;
對第一定位信息進行監測,確定第一定位信息是否存在往充電位置移動的趨勢;
當存在時,基于監測的第一定位信息形成的軌跡與充電位置,確定用戶的移動線路;
確定移動路線所需的第一時間;
將第一時間與剩余電量在正常工作模式下可用的第二時間進行比較,當第一時間大于剩余電量可用的第二時間時,對移動路線進行分段,獲取各個分段路線的安全系數及各個分段路線所需的第三時間;
獲取穿戴設備的各個工作模式的用電速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醫惠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醫惠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0592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