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采用寬窄行實施高粱套種紅薯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705326.4 | 申請日: | 2021-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6703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0 |
| 發明(設計)人: | 邵明波;陳滿靜;沈佳奇;任艷;周棱波;汪燦;張國兵;彭方麗;趙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省旱糧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22/20 | 分類號: | A01G22/20;A01G22/25;A01C1/08;A01C21/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信立達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劉潔 |
| 地址: | 550000 ***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采用 寬窄 實施 高粱 套種 紅薯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農作物套種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采用寬窄行實施高粱套種紅薯的方法,所述采用寬窄行實施高粱套種紅薯的方法包括:采用寬窄行實施方案,即“兩行高粱+一行紅薯”的形式;所述套種的高粱行距25cm,窄行株距30cm,寬行株距80cm,667m2栽植3811株;所述套種的紅薯與高粱的行距為40cm,株距25cm,667m2栽植播種2425株;高粱和紅薯適時播種,挑選顆粒大小均勻且飽滿的種子,殺菌;在播期整地施入底肥,預防病蟲害和雜草,適時收獲。本發明提供的采用寬窄行實施高粱套種紅薯的方法,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培肥地力,有利于可持續有機種植,提高高粱地有機培肥效果和整體的經濟效益,促進糧農增收。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作物套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采用寬窄行實施高粱套種紅薯的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社會的進步,農業生產也隨著改變,逐步由傳統的資源消耗型向技術效益型轉化,間作套種成為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的重要手段。間套作選擇形態特征和生育特性對應互補的作物,充分利用水土光熱資源,在單位面積上獲得更高產量的特點,培肥地力,減少病蟲害,減少投入,增加產出。
高粱長期有機種植,不施用化肥、農藥等人工合成物質,并且種植強度高,帶來的后果就是有機高粱地系統能量容易失去平衡,土壤有機質含量降低,地力下降,高粱逐年減產。現有高粱大面積套作小麥、油菜等一般蔬菜的技術方案,與市場接軌困難,不能獲得良好經濟效益,并且培肥地力的效果有限。
通過上述分析,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及缺陷為:現有高粱大面積套作小麥、油菜等一般蔬菜的技術方案,與市場接軌困難,不能獲得良好經濟效益,并且培肥地力的效果有限。
解決以上問題及缺陷的難度為:紅薯是塊莖作物,需足夠的土壤空間供其生長,而高粱的根系發達,把握不好二者的種植間距就會爭奪土壤空間,影響作物的長勢。雖此技術方法已經提出了科學的種植間距,但在推廣實際操作中,農民很難把控準確的種植間距。
解決以上問題及缺陷的意義為:如能將高粱跟紅薯的種植間距把握準確,就能夠充分利用土地資源,能在單位面積上獲得更高產量的特點,培肥地力,減少病蟲害,減少投入,增加產出。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采用寬窄行實施高粱套種紅薯的方法。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采用寬窄行實施高粱套種紅薯的方法,所述采用寬窄行實施高粱套種紅薯的方法包括:
高粱套種紅薯采用寬窄行實施方案,即“兩行高粱+一行紅薯”的形式。
進一步,所述套種的高粱行距25cm,窄行株距30cm,寬行株距80cm,667m2栽植3811株。
進一步,所述套種的紅薯與高粱的行距為40cm,株距25cm,667m2栽植播種2425株。
進一步,所述采用寬窄行實施高粱套種紅薯的方法,還包括:
(三)高粱播種時間
高粱和紅薯適時播種;紅薯在4月中旬進行起壟插秧種植,如需育苗,于2月中旬開始;高粱在4月下旬-5月上旬播種,播種時挑選顆粒大小均勻且飽滿的種子,播前進行曬種2-3天,精選后的種子用0.1%的磷酸二氫鉀溶液浸泡12-14小時殺菌,如需育苗移栽,提前至3月中旬進行。
進一步,所述采用寬窄行實施高粱套種紅薯的方法,還包括:
在播期整地施入底肥,施肥量為每畝1噸農家肥,磷酸二氫銨10公斤,混尿素3.5公斤;5-8月進行常規田間管理,必要時進行鉀肥和尿素追肥,預防病蟲害和雜草;9月進入兩種作物的成熟期,可適時收獲。
進一步,所述采用寬窄行實施高粱套種紅薯的方法具體包括:
(1)品種選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省旱糧研究所,未經貴州省旱糧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0532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