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骨科復位固定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705298.6 | 申請日: | 2021-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4590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6 |
| 發(fā)明(設計)人: | 方淼;曾勇;何魚;周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
| 主分類號: | A61F5/058 | 分類號: | A61F5/0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國坤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張國棟 |
| 地址: | 610017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骨科 復位 固定 裝置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骨科復位固定裝置,涉及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其技術方案要點是:包括多個依次連接的夾持機構和多個與夾持機構相配合的調緊機構;夾持機構包括轉軸、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均與轉軸鉸接,第二夾板內(nèi)開設有滑槽,滑槽從第二夾板的自由端延伸至鉸接端,第一夾板能夠在滑槽內(nèi)滑動;調緊機構包括設置在第一夾板上的卡齒和設置在第二夾板上的安裝部,安裝部內(nèi)開設有活動腔室,活動腔室與滑槽連通,活動腔室內(nèi)滑動安裝有能夠卡緊卡齒的齒板。該裝置通過設置夾持機構、調緊機構、旋轉定位機構和伸縮機構,便于調節(jié)夾持機構的寬松程度、患者肢體的屈伸角度以及該裝置的長度,以此適配不同體型、不同身高的患者。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骨科復位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和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各種意外事故導致骨折的發(fā)生率逐年增加,現(xiàn)有的治療骨折的方式一般包括內(nèi)固定和外固定,內(nèi)固定是借助骨釘?shù)裙ぞ咧苯庸潭ü趋酪员愀玫剡M行手術的治療方式,這種方式使得患者承受的痛苦較大;外固定是在骨折部位的外部進行輔助固定的治療方式,目前主要以石膏和固定架為主,但是石膏固定十分不方便,調節(jié)性能差,而固定架大多結構復雜,固定效果差,使用起來也不方便。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中國專利(申請公布號:CN 107961110 A)公開了一種骨科用復位固定架,包括連接固定板,連接固定板的一側兩端通過合頁連接有端部固定板,端部固定板的一側和連接固定板的一側之間通過膠體粘貼有端部連接氣囊,端部連接氣囊的進氣口連接有進氣管,端部連接氣囊的進氣管貫穿并延伸至端部固定板的一側,并且端部連接氣囊的進氣管上設有第二手動閥門。
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多個能夠調節(jié)的氣囊,加強了對患者骨折部位的固定效果,能夠滿足肢體粗細不同的患者,但是該技術方案中氣囊分布在固定板的多個位置,如果氣囊過于飽滿,很容易對患者的肢體形成局部壓迫,導致患者產(chǎn)生壓瘡或者血栓,如果氣囊內(nèi)氣體過少,氣囊很容易因擠壓而發(fā)生形變,導致固定效果不好,因此,使用氣囊來滿足肢體粗細不同的患者效果較差。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骨科復位固定裝置,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的固定架不能夠滿足肢體粗細不同的患者的問題。
本發(fā)明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xiàn)的:一種骨科復位固定裝置,包括多個依次連接的夾持機構和多個與夾持機構相配合的調緊機構,所述調緊機構設置于夾持機構上;所述夾持機構包括轉軸、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所述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均與轉軸鉸接,所述第二夾板內(nèi)開設有滑槽,所述滑槽從第二夾板的自由端延伸至鉸接端,所述第一夾板能夠在滑槽內(nèi)滑動;所述調緊機構包括設置在第一夾板上的卡齒和設置在第二夾板上的安裝部,所述安裝部內(nèi)開設有活動腔室,所述活動腔室與滑槽連通,所述活動腔室內(nèi)滑動安裝有能夠卡緊卡齒的齒板,所述齒板遠離滑槽的一側固定有彈簧,所述彈簧遠離齒板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夾板內(nèi),所述齒板上開設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內(nèi)活動安裝有長方體結構的解鎖塊,所述解鎖塊上固定有轉動桿,所述轉動桿延伸至安裝部外并能夠在安裝部上轉動,所述轉動桿上固定有位于安裝部外的轉動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醫(yī)護人員使用該裝置幫助骨折患者固定受傷肢體時,首先將患者的肢體置于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之間,然后合上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將第一夾板穿進第二夾板的滑槽內(nèi),當?shù)谝粖A板進入滑槽時,齒板能夠卡緊卡齒,使得第一夾板只能往滑槽深處滑動,而不能退出,使得患者的肢體被穩(wěn)定包裹在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之間;然后再根據(jù)患者肢體的粗細情況以及患者肢體的受力情況,再送入一定長度的第一夾板進入滑槽內(nèi),使得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能夠的更加穩(wěn)定地固定住患者的骨折肢體;當需要打開夾持機構時,只需順時針旋轉轉動塊90°,轉動塊帶動轉動桿轉動,轉動桿帶動解鎖塊轉動,解鎖塊轉動90°后,能夠推動齒板向上移動,使得卡齒脫離齒板的限制,從而使得第一夾板能夠順利退出滑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未經(jīng)成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0529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