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床加工夾具氣密檢知裝置及檢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704629.4 | 申請日: | 2021-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7795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9 |
| 發明(設計)人: | 安紅衛;陳關洋;張梁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友佳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B25/06 | 分類號: | B23B25/06;B23Q17/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誠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潤體 |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床 加工 夾具 氣密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車床加工夾具氣密檢知裝置,包括:檢知座,設于檢知座中由上下依次連通的小孔、中孔和大孔構成的容置孔,置于容置孔中且由上下依次連接的小段、中段和大段構成的檢知桿,堵住大孔下端且與檢知座連接的堵頭,兩端一一對應壓住大段下端和堵頭上端的壓簧,設于檢知座外側與大孔側圍連通的下進氣孔和位于下進氣孔和大段下端之間的排氣孔、與中孔側圍上部連通的上進氣孔,與下進氣孔和上進氣孔分別連通的檢知防摩擦組件;小段上端伸出小孔上端部分的高度大于大段下端與排氣孔內端下側之間的距離;小孔、中孔和大孔的孔徑與小段、中段和大段的直徑一一對應適配。所述的車床加工夾具氣密檢知裝置,對工件到位的判斷不會產生誤判。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床加工用的夾具領域,尤其是一種車床加工夾具氣密檢知裝置及檢知方法。
背景技術
機床加工時,如果工件沒有正確地裝夾到位就直接進行加工,將導致產生不良品;通過氣密檢測裝置可以檢測工件是否裝夾到位、夾具的基準面與工件面是否完全緊密貼合,可以避免工件因沒有正確地裝夾到位就直接進行加工而產生不良品。中國專利CN207771368U涉及的一種帶氣密性檢測的汽車缸體類工件加工用工裝夾具,包括夾具座,所述的夾具座上設有用于夾緊和松開工件的夾裝組件,夾裝組件有三個并在夾具座上呈三角形分布,每個夾裝組件對應一個氣密支撐座,所述的夾具座上設有氣體流道,所述的氣體流道連通氣密支撐座從而能使氣體從氣密支撐座中流出;工件沒有放在氣密支撐座上時,氣流直接排空,當工件在氣密支撐座上時,工件擋住氣體通道的出口,氣路受阻,得出工件到位的判斷;該工裝夾具存在加工表面粗糙度較差或制造誤差較大的工件時,壓縮空氣易從工件與氣密支撐座之間泄漏,從而對工件到位的判斷產生誤判的不足;因此,設計一種對工件到位的判斷不會產生誤判的車床加工夾具氣密檢知裝置及檢知方法,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目前的帶氣密性檢測的汽車缸體類工件加工用工裝夾具,存在加工表面粗糙度較差或制造誤差較大的工件時,壓縮空氣易從工件與氣密支撐座之間泄漏,從而對工件到位的判斷產生誤判的不足,提供一種對工件到位的判斷不會產生誤判的車床加工夾具氣密檢知裝置及檢知方法。
本發明的具體技術方案是:
一種車床加工夾具氣密檢知裝置,包括:檢知座,設于檢知座中由上下依次連通的小孔、中孔和大孔構成的容置孔,置于容置孔中且由上下依次連接的小段、中段和大段構成的檢知桿,堵住大孔下端且與檢知座連接的堵頭,兩端一一對應壓住大段下端和堵頭上端的壓簧,設于檢知座外側與大孔側圍連通的下進氣孔和位于下進氣孔和大段下端之間的排氣孔、與中孔側圍上部連通的上進氣孔,與下進氣孔和上進氣孔分別連通的檢知防摩擦組件;小段上端伸出小孔上端部分的高度大于大段下端與排氣孔內端下側之間的距離;小孔、中孔和大孔的孔徑與小段、中段和大段的直徑一一對應適配。
作為優選,所述的檢知防摩擦組件包括:氣動位置傳感器,電磁換向閥;電磁換向閥的一個出口與上進氣孔連通;電磁換向閥的另一個出口通過氣動位置傳感器與下進氣孔連通。
作為優選,所述的氣動位置傳感器為SMC氣動位置傳感器;電磁換向閥為二位三通電磁閥。
所述的SMC氣動位置傳感器是現有技術,動作原理如附圖4所示,由氣橋回路構成;圖中,S1、S2為固定孔口,S3為可調孔口(用手輪調整),S4為檢出噴口;在檢出噴口S4上提供檢測間隙,用設定手輪S3使加在壓力傳感器19上的壓力平衡壓力(P1=P2);當檢出噴口S4開放時,由壓力傳感器19可以檢測出壓差;當工件靠近檢出噴口上,背壓P2上升,當P2 P1時,開關檢出ON,在檢測間隙以下,外表便有輸出。
作為優選,所述的檢知座上端設有V形凹槽;小孔上端位于V形凹槽底部。
作為優選,所述的車床加工夾具氣密檢知裝置還包括:兩個一一對應裝于上進氣孔外端和下進氣孔外端的氣管接頭,裝于電磁換向閥進口的進氣接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友佳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未經杭州友佳精密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0462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