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能源汽車的電堆噴射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703939.4 | 申請日: | 2021-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3171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4 |
| 發明(設計)人: | 范愛民;范德新;丘利芳;張立榮;羅子聰 | 申請(專利權)人: | 順德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F02M21/02 | 分類號: | F02M21/02;H01M8/04089;H01M8/04119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張綺麗 |
| 地址: | 528399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能源 汽車 噴射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一種新能源汽車的電堆噴射系統,包括高壓氫氣源、電堆,高壓氫氣源的氫氣進入電堆發生化學反應,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回流裝置和穩壓器,所述回流裝置包括背壓裝置、水氣分離裝置和引射器,所述引射器的第一入口連接高壓氫氣源、第二入口連接水氣分離裝置、引射出口通過所述穩壓器連接高壓氫氣源;電堆內的余量氫氣經過背壓裝置、水氣分離裝置被引射回電堆內。本發明在電堆的前側設置膨脹罐,當系統在通過加大前置氣壓或保證吸附氣壓,使得在惡劣工況下,都不影響氣流引射器的正常工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新能源汽車的電堆噴射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如今綠色環保的生活理念逐漸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新能源汽車,特別是氫發動機汽車,由于氫發動機使用的燃料是氣體氫,排放出的是純凈水,其具有無污染、零排放、儲量豐富等優勢,氫發動機汽車是一種真正實現零排放的交通工具。如中國發明專利CN202011502442.8公開的一種燃料電池陽極氫氣循環系統及其控制方法,該發明的燃料一種帶壓力裝置的電池陽極氫氣循環系統包括氫氣罐、引射器、燃料電池和緩沖罐,所述氫氣罐、引射器、燃料電池和緩沖罐通過氫氣管依次相連,所述氫氣罐、引射器之間的氫氣管上設有第一電磁閥,所述緩沖罐和所述引射器之間還設有一氫氣支管,所述氫氣支管兩端分別連接與所述緩沖罐和所述引射器上。但是,該發明專利的循環系統內并沒有設置壓力保證裝置,導致在使用環境不同的情況下,會影響氫氣的負壓吸附能力,例如在惡劣的工況下,可能會出現壓力不足,副循環路線內部的氫氣,無法正常回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能源汽車的電堆噴射系統,主要針對工況不同的情況下,通過加大前置氣壓或者保證吸附氣壓,使得在惡劣工況下,都不影響氣流引射器的正常工作,從而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能源汽車的電堆噴射系統,包括高壓氫氣源、電堆,高壓氫氣源的氫氣進入電堆發生化學反應,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回流裝置和穩壓器,所述回流裝置包括背壓裝置、水氣分離裝置和引射器,所述引射器的第一入口連接高壓氫氣源、第二入口連接水氣分離裝置、引射出口通過所述穩壓器連接高壓氫氣源;電堆內的余量氫氣經過背壓裝置、水氣分離裝置被引射回電堆內。
還包括壓力調節裝置、質量流量計,所述壓力調節裝置、質量流量計連接在高壓氫氣源與引射器之間。
所述穩壓器是膨脹罐。
所述電堆與引射器之間設置單向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在電堆的前側設置膨脹罐,當系統在通過加大前置氣壓或保證吸附氣壓,使得在惡劣工況下,都不影響氣流引射器的正常工作。
本發明設置有循環的回收路線,使PEMFC電堆內部未完全分解的氫氣通過背壓裝置、水氣分離器,回到引射器,再通過加溫加濕裝置,再次到達PEMFC電堆內重新分解,達到氫氣的完全利用,避免浪費資源,節約使用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引射回流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發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橫向”、“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順德職業技術學院,未經順德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0393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