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視功能障礙者視覺輔助方法、系統及智能AR眼鏡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703165.5 | 申請日: | 2021-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1326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1 |
| 發明(設計)人: | 李雨雪;李偉;羅豪;劉瀛;楊銘;張文君;張頌;杜俊;金建虎;劉璐;苑影;柯碧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理湃光晶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F9/08 | 分類號: | A61F9/08;A61H3/06;G02B27/01;A61H5/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誠化育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劉英 |
| 地址: | 20008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功能障礙 視覺 輔助 方法 系統 智能 ar 眼鏡 | ||
發明公開了一種視功能障礙者視覺輔助方法,包括:S1,提供一種基于平面波導成像的AR眼鏡;S2,利用AR眼鏡成像檢測佩戴者包括中心視敏度、對比敏感度、融合功能以及立體視覺在內的眼睛功能參數;S3,攝像系統跟蹤佩戴者的觀察目標,準確定位后進行拍攝,獲取目標圖像;S4,將獲取的數字圖像信息經過光學放大與后臺的數字放大,再根據佩戴者眼睛的功能參數進行特征加強后輸出成像光線;S5,成像光線經平面波導后于佩戴者視網膜中成像。相應地,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視功能障礙者視覺輔助系統及智能AR眼鏡。本發明可以幫助視功能障礙人群恢復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并可以進行必要的科學康復訓練,幫助患者開發和有效使用殘余視力。
技術領域
發明涉及電子助視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視功能障礙者視覺輔助方法、系統及智能AR眼鏡。
背景技術
目前,雙眼視功能異常在臨床中越來越常見,形成其主要原因包括弱視、先天性或后天性白內障、無法糾正的屈光不正、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通常表現為視力障礙、色覺異常、夜盲、晝盲、視野缺損、視物變形、閃光視覺、視疲勞、立體視覺異常和對比敏感度異常等,嚴重影響了視功能障礙者的正常生活。
傳統助視器如光學助視器,由于功能單一、視覺圖像質量較差與不便于攜帶等缺點,已無法滿足大多數視功能障礙患者正常生活的需求。而封閉式VR設備僅支持“雙目視差”和“移動視差”,會造成使用者眼部輻輳調節沖突和視覺與體感的沖突,易引起視疲勞、虛擬現實暈動癥等全身不適癥狀。
發明內容
針對在視功能障礙者在正常生活中使用傳統助視器和封閉式VR設備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視功能障礙者視覺輔助方法、系統及智能AR眼鏡。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視功能障礙者視覺輔助方法,包括:
S1,提供一種基于平面波導成像的AR眼鏡;
S2,利用AR眼鏡成像檢測佩戴者包括中心視敏度、對比敏感度、融合功能以及立體視覺在內的眼睛功能參數;
S3,攝像系統跟蹤佩戴者的觀察目標,準確定位后進行拍攝,獲取目標圖像;
S4,將獲取的數字圖像信息經過光學放大與后臺的數字放大,再根據佩戴者眼睛的功能參數進行特征加強后輸出成像光線;
S5,成像光線經平面波導后于佩戴者視網膜中成像。
優選的,步驟S1中所述AR眼鏡包括攝像系統和輸入設備;所述攝像系統用于錄入周圍的環境信息;所述輸入設備包括按鍵、觸摸板和藍牙控制設備,受用戶操作并將信號反饋給電路控制系統。
優選的,步驟S2包括:將Snellen圖投影至理論眼距處,通過所述輸入設備反饋觀測信息,檢測佩戴者眼睛的中心視敏度;切換不同空間頻率、不同對比變化光柵圖像,通過所述輸入設備反饋觀測信息,檢測佩戴者眼睛的對比敏感度;對兩眼視野分別投影不同圖像,通過所述輸入設備反饋觀測信息,檢測佩戴者眼睛的融合功能;將Titmus立體視檢查圖整合于AR圖像中,通過所述輸入設備反饋觀測信息,檢測佩戴者眼睛的立體視覺。
優選的,步驟S3中所述攝像系統包括攝像頭和相關電路;所述攝像頭安裝兩個平面波導之間的鏡架上。
優選的,步驟S3中所述攝像頭隨佩戴者頭部移動,對佩戴者眼前景象進行自動對焦。
優選的,步驟S4中所述特征加強包括增加亮度、增加對比度、增加飽和度、提高銳化效果和更改圖像顯示模式。
優選的,步驟S2中包括:利用AR眼鏡成像進行雙眼分視訓練、雙眼融合及手眼協調訓練。
一種視功能障礙者視覺輔助系統,用于實施前述任一項所述的方法。
一種智能AR眼鏡,用于實施前述任一項所述的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理湃光晶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理湃光晶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0316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