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觸控顯示面板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700773.0 | 申請日: | 2021-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0705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7 |
| 發明(設計)人: | 朱盛祖;王歡;呂品高;藺帥;張志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山國顯光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41 | 分類號: | G06F3/041;G06F3/0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布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05 | 代理人: | 秦衛中 |
| 地址: | 2153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顯示 面板 | ||
本公開提供一種觸控顯示面板,該觸控顯示面板包括功能區以及環繞功能區的邊框區,邊框區包括至少一個搭接區。觸控顯示面板還包括觸控基板和顯示基板。觸控基板包括位于搭接區的多個第一端子。顯示基板與觸控基板對合設置且包括位于搭接區的多個第二端子,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一一對應搭接,且第二端子呈線性排布。上述方案可以緩解或者消除因顯示基板和觸控基板對合時受力不均導致的部分搭接的端子接觸不良等問題,從而提高觸控顯示面板的良率和使用中的可靠性。
技術領域
本公開至少一個實施例涉及觸控顯示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觸控顯示面板。
背景技術
隨著具有觸控顯示功能的電子產品的廣泛應用,用戶對電子產品的可靠性等需求越來越高。觸控顯示功能的電子產品的面板包括觸控基板和顯示基板,觸控基板的信號線需要轉接到顯示基板上以對所有觸控基板和顯示基板的所有信號線進行匯總集成。
當前的面板限于自身的結構,在對合觸控基板和顯示基板時,信號線的轉接處容易出現接觸不良,導致面板的可靠性低。
發明內容
本公開提供一種觸控顯示面板,在顯示基板和觸控基板的搭接處,將用于搭接的端子(下述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設置為呈線性排布,緩解或者消除因顯示基板和觸控基板對合時受力不均導致的搭接的部分端子出現接觸不良等問題,從而提高觸控顯示面板的良率和使用中的可靠性。
本公開第一方面提供一種觸控顯示面板,該觸控顯示面板包括功能區以及環繞功能區的邊框區,邊框區包括至少一個搭接區。觸控顯示面板還包括觸控基板和顯示基板。觸控基板包括位于搭接區的多個第一端子。顯示基板與觸控基板對合設置且包括位于搭接區的多個第二端子,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一一對應搭接,且第二端子呈線性排布。
在上述方案中,因第二端子呈線性排布,在與第二端子的排布軌跡相交的任意方向上,每個第二端子(或者由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構成的搭接結構)都沒有相鄰的其它第二端子(或者搭接結構),從而降低搭接結構引起的觸控基板或者顯示面板翹曲對其它搭接結構的風險。
在公開上述方案中,即便搭接結構造成了觸控基板或者顯示面板翹曲,其它相鄰的搭接結構也不會在該翹曲形變的延伸方向上,從而不會存在因翹曲導致搭接不良的情況。
在本公開第一方面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觸控顯示面板中,邊框區還包括環繞功能區的封框區,搭接區位于封框區和功能區之間,觸控顯示面板還包括封框膠。封框膠位于封框區且環繞功能區,并用于貼合觸控基板和顯示基板。在與觸控基板所在面垂直的方向上,封框膠的厚度小于彼此搭接的兩個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厚度之和。封框區和功能區之間的間隙的延伸軌跡環繞功能區,在每個搭接區中,第二端子沿著延伸軌跡排布。例如,在每個搭接區中,第二端子沿著功能區的外圍邊緣呈線性排布;或者,第二端子的排布軌跡的各個位置的法線由封框區延伸至功能區,例如,進一步地,第二端子的排布軌跡的任一位置的法線在封框區的內邊緣、排布軌跡以及功能區的外邊緣處的交點的切線彼此平行。
在對合觸控基板和顯示基板時,邊框區施加的壓力分布通常是環繞功能區的。在上述方案中,即便搭接結構造成了觸控基板或者顯示面板翹曲,該翹曲形變也不會沿著環繞功能區的方向延伸。例如,即便搭接結構造成了觸控基板或者顯示面板翹曲,其它相鄰的搭接結構也不會在該翹曲形變的延伸方向上,從而不會存在因翹曲導致搭接不良的情況。
在本公開第一方面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觸控顯示面板中,搭接區至封框區的距離小于搭接區至功能區的距離。
在上述方案中,可以使得搭接結構更加靠近封框區,在壓合觸控基板和顯示基板時,可以緩解因翹曲而對功能區的元件造成的不良影響。
在本公開第一方面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觸控顯示面板中,在每個搭接區中,第二端子至封框區的距離相同;和/或,在每個搭接區中,第二端子至功能區的距離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山國顯光電有限公司,未經昆山國顯光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0077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