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功率鋰離子電池用水系負極片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698832.5 | 申請日: | 2021-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4039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4 |
| 發明(設計)人: | 高標;王涌;李凡群;蘇文俊;游欣華;陳瑋 | 申請(專利權)人: | 萬向一二三股份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4/133 | 分類號: | H01M4/133;H01M4/1393;H01M4/62;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誠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何俊 |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杭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功率 鋰離子電池 水系 負極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高功率鋰離子電池用水系負極片的制備方法,包括粘結劑膠液配置、勻漿過程、涂布、碾壓、分切和烘烤步驟,其特征在于,所述負極片的負極漿料包括負極活性物質、導電劑、粘結劑、增稠劑和溶劑;所述負極漿料各組分的質量份數為:95~96份負極活性物質、1~1.5份導電劑、1.5~2份粘結劑、1~1.5份增稠劑、130~150份溶劑;所述溶劑為純水和/或去離子水;所述涂布過程采用逐步升溫工藝進行干燥;所述粘結劑膠液配置、勻漿過程具體步驟如下:
1)粘結劑膠液制備
(1.1)將粘結劑與溶劑混合,在公轉10~15r/min、自轉500~1000 r/min的攪拌速度下攪拌10~30min;
(1.2)刮壁刮漿:刮下容器壁及攪拌槳上的溶液,保證攪拌槳上無白色溶液殘留;
(1.3)在公轉20~25r/min、自轉1500~2000r/min的攪拌速度下攪拌150~180min;
(1.4)在公轉5~10r/min、自轉200~500r/min的攪拌速度下抽真空至真空度 ≤ -92kPa;得到粘結劑膠液;
2)勻漿過程
(2.1)將步驟(1.4)制得的粘結劑膠液和導電劑加入勻漿裝置中攪拌混合,攪拌速度為公轉10~15r/min、自轉500~1000 r/min,攪拌時間為10~20min;
(2.2)刮壁刮漿:刮下容器壁及攪拌槳上的溶液,保證攪拌槳上漿料殘留;
(2.3)在公轉25~35r/min、自轉2000~2500r/min的攪拌速度下攪拌90~120min;
(2.4)刮壁刮漿:刮下容器壁及攪拌槳上的溶液,保證攪拌槳上漿料殘留;
(2.5)加入負極活性物質,攪拌速度為公轉10~15r/min、自轉500~1000 r/min,攪拌時間為15~30min;
(2.6)刮壁刮漿:刮下容器壁及攪拌槳上的溶液,保證攪拌槳上漿料殘留;
(2.7)在公轉25~35r/min、自轉2000~2500r/min的攪拌速度下攪拌90~120min;
(2.8)加入溶劑,加入量為剩余溶劑總質量的70~80%,攪拌速度為公轉10~15r/min、自轉500~1000 r/min,攪拌時間為10~20min;
(2.9)加入增稠劑和剩余溶劑,在公轉30~40r/min、自轉500~ 800r/min的攪拌速度下攪拌60~90min;
(2.10)在真空狀態、公轉10~15r/min、自轉500~800 r/min的攪拌速度下攪拌15~20min,得到前體漿料;
(2.11)出料:將步驟(2.10)所述前體漿料按順序依次經過80目單層過濾、100目單層過濾器、200目單層過濾器和300目單層過濾器,得到負極漿料。
2.如權利要求1所述負極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負極活性物質為人造石墨、天然石墨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負極活性物質的粒度為:2μm ≤ D10 ≤4μm、5μm ≤D50 ≤8μm、9μm ≤ D90 ≤16μm;所述負極活性物質的比表面積為1~2.5m2/g。
3.如權利要求1所述負極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電劑為納米碳纖維材料,所述導電劑比表面積為10~20m2/g。
4.如權利要求1所述負極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結劑為丁苯橡膠、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鈉、海藻酸和海藻酸鈉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粘結劑粘度為100~250mPa?s,固含量為48~51%。
5.如權利要求1所述負極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稠劑為羧甲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鈉、聚丙烯酸和聚丙烯酸鈉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增稠劑粘度為2000~2500mPa?s,pH為6.0~8.5。
6.如權利要求1所述負極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過程集流體為銅箔,所述銅箔厚度為8~10μm;所述涂布過程干燥溫度為70~10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萬向一二三股份公司,未經萬向一二三股份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98832.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