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樹脂膨脹膠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97776.3 | 申請日: | 2021-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8642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4 |
| 發明(設計)人: | 謝宇;陳剛;何園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辰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2B27/08 | 分類號: | B32B27/08;B32B27/30;B32B27/32;B29C48/18;B60R13/08 |
| 代理公司: | 天津展譽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21 | 代理人: | 鄧玉璞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武清區京濱工***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樹脂 膨脹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樹脂膨脹膠及其制備方法,包括多層樹脂膨脹膠,樹脂膨脹膠包括位于兩側的外層膨脹膠以及設于兩外層膨脹膠之間的中間層膨脹膠,其外層為乙烯基彈性體發泡材料,與車身鈑金具有良好的粘接性,確保鈑金空腔的封堵性,中間層為聚乙烯膨脹膠,剛性較高便于安裝,可免去骨架材料,除此之外,其制備方法通過三層共擠出工藝和裁切工藝實現的,結構簡單,生產工序少,操作簡便,生產效率高,膨脹膠利用效率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身膨脹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樹脂膨脹膠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車身膨脹膠的作用在于通過填充車身鈑金空腔,阻斷車身外的噪聲和震動,確保乘坐的舒適性。目前樹脂膨脹膠產品通常采用單一原材料通過注塑或擠出成型。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注塑成型通產會在澆口和流道中產生大量邊角料,影響了膨脹膠的利用率,此外為了便于膨脹膠在鈑金上的安裝,通常還會通過注塑工藝將膨脹膠包在骨架材料上,這樣不僅增加了車身自重而且還增加了膨脹膠產品的生產成本。綜上所述,如何在保障樹脂膨脹膠的使用效果的同時,設計一款結構簡單的樹脂膨脹膠并簡化樹脂膨脹膠的生產工藝成為了行業內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樹脂膨脹膠及其制備方法,能夠減少生產工序,加快生產效率,提高樹脂膨脹膠的利用率。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樹脂膨脹膠,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層樹脂膨脹膠,所述樹脂膨脹膠包括位于兩側的外層膨脹膠以及設于兩外層膨脹膠之間的中間層膨脹膠。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優選地,所述樹脂膨脹膠設置有3層,所述樹脂膨脹膠包括兩層外層膨脹膠和一層中間層膨脹膠。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優選地,所述外層膨脹膠為乙烯基彈性體發泡材料,所述中間層膨脹膠為聚乙烯發泡材料。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優選地,所述乙烯基彈性體發泡材料的厚度為0.8-1.5mm,體積膨脹率為500%-2500%。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優選地,所述聚乙烯發泡材料的厚度為0.8-1.5mm,體積膨脹率為500%-1000%。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優選地,所述乙烯基彈性體發泡材料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優選地,兩所述外層膨脹膠為相同材質的乙烯基彈性體發泡材料。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優選地,所述聚乙烯發泡材料為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
本專利還公開了一種樹脂膨脹膠的制備方法,基于三層共擠出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將乙烯基彈性體發泡材料及聚乙烯發泡材料分別加入擠出機內;在一定擠出溫度下通過擠出模具擠出;冷卻后加工整理。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優選地,所述擠出機設置有兩臺,所述擠出模具為異形口模,所述異形口模包括多層模唇。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的樹脂膨脹膠由多層樹脂膨脹膠組成,其外層為乙烯基彈性體發泡材料,與車身鈑金具有良好的粘接性,確保鈑金空腔的封堵性,中間層為聚乙烯膨脹膠,剛性較高便于安裝,可免去骨架材料。除此之外,其制備方法通過三層共擠出工藝和裁切工藝實現的,結構簡單,生產工序少,操作簡便,生產效率高,膨脹膠利用效率高。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最佳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基于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發明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辰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天津辰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9777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