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LSU降噪、散熱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97047.8 | 申請日: | 2021-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3922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2 |
| 發明(設計)人: | 周秀英;徐意修;姜曉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立思辰智能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10K11/16 | 分類號: | G10K11/16;H05K7/20;G02B26/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劉希豪 |
| 地址: | 210000 江蘇省南京市雨花***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lsu 降噪 散熱 方法 裝置 | ||
1.一種LSU降噪、散熱方法,用于激光打印機的LSU模塊的降噪,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在LSU模塊(1)的外部設有可拆卸的降噪盒體(2),通過抽真空的方式使LSU模塊(1)處于真空狀態;
步驟2、通過內循環風扇(3),使LSU模塊(1)與降噪盒體(2)之間形成內循環氣流;
步驟3、在內循環氣流通道上設置金屬結構的熱傳導組件,通過熱交換的方式將內循環氣流中攜帶的熱量導出至降噪盒體(2)的外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LSU降噪、散熱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1中降噪盒體(2)內為無塵密閉空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LSU降噪、散熱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2中,內循環氣流呈“∞”形狀,且穿過所述LSU模塊(1)的內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LSU降噪、散熱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3中,導熱組件呈齒狀分布在降噪盒體(2)的內外兩側。
5.一種LSU降噪、散熱裝置,適用于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LSU降噪、散熱方法,包括降噪盒體(2),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盒體(2)以可拆卸的方式設置在LSU模塊(1)的外側,所述降噪盒體(2)對應所述LSU模塊(1)的光束輸出端設有與光束適配的平面透鏡(21);
所述降噪盒體(2)上設有用于抽真空的單向閥接口(23);
所述降噪盒體(2)的底部設有固定板(6);
所述LSU模塊(1)的殼體頂部設有入風槽(11),所述殼體的兩側對稱設有出風槽(12),所述入風槽(11)和出風槽(12)與LSU模塊(1)的內部相連通;
所述LSU模塊(1)的頂部位于入風槽(11)上固定設有用于降噪盒體(2)內部形成內循環氣流的軸流風扇(3);
還包括熱傳導組件,所述熱傳導組件包括導熱塊(5)、內導熱條(51)和外導熱條(52),所述導熱塊(5)以嵌入的方式固定在降噪盒體(2)的一側,所述內導熱條(51)和外導熱條(52)分別設置在降噪盒體(2)的內外側,所述內導熱條(51)位于軸流風扇(3)上方的內循環氣流通道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LSU降噪、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盒體(2)的底部邊緣周向上設有向外突出的折邊(22),所述折邊(22)與固定板(6)之間設有密封圈(7)。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LSU降噪、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7)位于降噪盒體(2)內部的一側設有向上凸起的唇邊(71),所述唇邊(71)與降噪盒體(2)的內壁相互貼合。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LSU降噪、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SU模塊(1)與固定板(6)之間設有雙面含有背膠的隔音墊(4),所述隔音墊(4)將LSU模塊(1)懸置的方式固定在降噪盒體(2)內。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LSU降噪、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導熱條(51)和外導熱條(52)以梳齒結構的排布在降噪盒體(2)的內部兩側,且內導熱條(51)的梳齒方向貫穿設置在降噪盒體(2)內部循環氣流的通道上。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LSU降噪、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熱塊(5)、內導熱條(51)和外導熱條(52)內部為中空結構,且相互連通,中空的內部填充有可流動的傳導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立思辰智能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南京立思辰智能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97047.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測量氣道阻力和肺順應性的方法和裝置
- 下一篇:漁港漁船動態監控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