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超微堆疊暗場攝影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97024.7 | 申請日: | 2021-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0684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7 |
| 發明(設計)人: | 張蓉暉 | 申請(專利權)人: | 湘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3B15/03 | 分類號: | G03B15/03;G03B15/06;G03B15/00 |
| 代理公司: | 長沙大珂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36 | 代理人: | 伍志祥 |
| 地址: | 4111***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堆疊 暗場 攝影 系統 方法 | ||
1.一種超微堆疊暗場攝影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樣品平臺(1),用于承載樣品(4);
攝影組件(2),用于對所述樣品(4)進行拍照;
升降組件(3),設置在所述樣品平臺(1)上,用于帶動所述攝影組件(2)上下移動以靠近或遠離所述樣品(4);
所述攝影組件(2)包括順次連接的相機(201)、連接鏡筒(202)和暗場物鏡(203),所述暗場物鏡(203)具有透鏡安裝腔(5)及環繞所述透鏡安裝腔(5)設置的環形照射腔(6),所述環形照射腔(6)的前端設有反光鏡(7),所述透鏡安裝腔(5)內設有透鏡組件(8);
所述環形照射腔(6)內的環形光束通過所述反光鏡(7)反射后,照射在所述樣品(4)上,所述樣品(4)上的散射光進入暗場物鏡(203)的鏡頭成像,并被所述相機(201)拍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微堆疊暗場攝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鏡筒(202)和暗場物鏡(203)之間通過連接器(9)連接,所述連接器(9)包括套置設置的內筒(901)和外筒(902);
所述外筒(902)的底端與所述暗場物鏡(203)螺紋連接,頂端與所述連接鏡筒(202)螺紋連接,所述內筒(901)的底端與所述透鏡安裝腔(5)之間設有密封圈(13);
所述內筒(901)與所述外筒(902)之間形成有光纖饋入腔(10),所述光纖饋入腔(10)的側壁上設有光纖孔,光纖(11)一端與發光器(12)連接,另一端穿過所述光纖孔進入所述光纖饋入腔(10)中,并延伸至所述環形照射腔(6)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超微堆疊暗場攝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纖孔圍繞所述暗場物鏡(203)的周向均布多個,每個所述光纖孔中均設置有所述光纖(11)。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超微堆疊暗場攝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纖(11)采用端點光纖。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超微堆疊暗場攝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光器(12)可提供不同顏色的光源。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超微堆疊暗場攝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組件(3)包括導軌(301)、滑動設置在所述導軌(301)上的滑塊(302)以及驅動所述滑塊(302)沿所述導軌(301)移動的驅動元件(303),所述導軌(301)設置在所述樣品平臺(1)上,且延伸方向為豎直向上,所述攝影組件(2)固定安裝在所述滑塊(302)上。
7.一種使用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攝影系統的超微堆疊暗場攝影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樣品平臺(1)上放置待拍攝的樣品(4),向環形照射腔(6)內饋入光源,環形光束通過反光鏡(7)反射照射在所述樣品(4)上,樣品(4)上的散射光進入暗場物鏡(203)的鏡頭成像,升降組件(3)帶動物鏡從上至下等距運行,每停頓一次相機(201)拍攝一幅局部清晰暗場圖像,后期將拍攝的多幅局部清晰圖像融合,得到一幅超景深的從上至下都清晰的暗場圖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湘潭大學,未經湘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97024.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帶清洗功能的原藥精制提純反應釜
- 下一篇:一種電池型發電機用CO報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