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光端機端口的光纖導向固定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96938.1 | 申請日: | 2021-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508960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23 |
| 發明(設計)人: | 商云濤;徐立群;欒長富;韓毅君;錢曉軍;張佳俊;喬紀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共聯通信信息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44 | 分類號: | G02B6/4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趙繼明 |
| 地址: | 200083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光端機 端口 光纖 導向 固定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光端機端口的光纖導向固定裝置,連接光端機端口處的各路光纖,光纖導向固定裝置包括第一固定塊和第二固定塊,第一固定塊位于第二固定塊的上方,第一固定塊的下端設有多個半圓柱狀的第一凹槽,第二固定塊的上端設有多個半圓柱狀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與第二凹槽相配合,形成圓形通孔,該圓形通孔與光纖相配合,第一固定塊與第二固定塊可拆卸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通過可拆卸的第一固定塊和第二固定塊,形成用于固定光纖的圓形通孔,將光纖均固定在一個方向,此時若外力影響光纖,光纖導向固定裝置會保證光纖不會折彎,減少折彎損壞的風險,且具有使用簡便可靠、成本低、穩定性強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端機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光端機端口的光纖導向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光端機,就是光信號傳輸的終端設備,通過光發射機、光纖和光接收機實現遠距離傳輸數據,隨著人們對光端機的使用日益增多,對光端機的性能指標要求也越來越高,需要對光端機進行大量的測試,以保證其數據傳輸性能。
光端機一般具有多個光纖輸入接口,可以實現多路光纖數據同時傳輸;在光端機測試過程中,一般均在光端機的各個光纖輸入接口中均接入光纖,然后進行各項測試。當時,光纖一般十分脆弱,而測試過程一般時間較長,且需要不斷進行設備調整,極易碰撞各個光纖,使得光纖與光纖輸入接口間產生彎折,可能造成接口處的光纖損壞,因此迫切需要一種能在測試過程中保護光纖輸入接口處的光纖,使其不易受外力折斷的光端機端口的光纖導向固定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能在測試過程中保護光纖輸入接口處的光纖,使其不易受外力折斷的光端機端口的光纖導向固定裝置。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光端機端口的光纖導向固定裝置,連接光端機端口處的各路光纖,所述光纖導向固定裝置包括第一固定塊和第二固定塊,所述第一固定塊位于第二固定塊的上方,所述第一固定塊的下端設有多個半圓柱狀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固定塊的上端設有多個半圓柱狀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與所述第二凹槽相配合,形成圓形通孔,該圓形通孔與所述光纖相配合,所述第一固定塊與所述第二固定塊可拆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為柱狀結構,所述第一凹槽的截面為半圓形,包括相互連接的圓弧和直線,所述第一凹槽包括圓弧面和平面,所述第一凹槽的平面與所述第一固定塊的底面平行,所述第一凹槽貫通所述第一固定塊的底面。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凹槽為柱狀結構,所述第二凹槽的截面為半圓形,包括相互連接的圓弧和直線,所述第二凹槽包括圓弧面和平面,所述第二凹槽的平面與所述第二固定塊的頂面平行,所述第二凹槽貫通所述第二固定塊的頂面。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塊的一端可轉動連接所述第二固定塊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塊的另一端可拆卸連接所述第二固定塊的另一端。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塊的一端通過鉸鏈連接所述第二固定塊的一端。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塊的另一端可拆卸連接所述第二固定塊的另一端具體為:
所述第一固定塊的另一端可轉動連接有鎖扣,所述第二固定塊的另一端對應設有鎖塊,所述鎖扣與鎖塊相配合。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塊通過鉸鏈連接所述鎖扣。
進一步地,所述鎖扣與鎖塊均為磁鐵材料,所述鎖扣與鎖塊相互吸引。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塊的底面設有粘接層,用于連接外部支撐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圓形通孔的半徑大于所述光纖的半徑,且小于所述光纖半徑的三分之四。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共聯通信信息發展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共聯通信信息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9693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