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中藥熬煮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696062.0 | 申請日: | 2021-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8881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16 |
| 發明(設計)人: | 徐志;趙詩佳;劉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銅陵禾田中藥飲片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J3/00 | 分類號: | A61J3/00;B01F27/90;B01F27/191;B01F101/22 |
| 代理公司: | 重慶壹手知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67 | 代理人: | 彭啟強 |
| 地址: | 244000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中藥 裝置 | ||
本發明屬于中藥熬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中藥熬煮裝置,包括壺體和壺蓋,壺蓋設置于壺體上側,壺體上側為與壺蓋相匹配的開口,壺蓋下端連接有放料篩框,放料篩框直徑尺寸小于壺體上側開口的直徑尺寸,放料篩框由上篩框和下篩框組成,上篩框和下篩框為分體式結構,壺蓋與上篩框之間設有第一連桿,上篩框和下篩框之間可拆卸連接;本發明解決了現有的中藥熬制方式中,中藥在熬制過程中與壺體底部粘連,導致清理不便,同時,在熬制完成后,藥液和藥渣不便于分離,使倒出的藥液中出現藥渣等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熬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中藥熬煮裝置。
背景技術
中藥是我國傳統醫學的一個重要領域,中藥主要來源于天然藥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藥、動物藥、礦物藥及部分化學、生物制品類藥物,由于中藥以植物藥居多,故有“諸藥以草為本”的說法。
中藥的服用通常是以湯藥為主,需要人們經過長時間的加水熬制而成,在中藥的熬制過程中,人們通常直接將中藥加入壺體中加水熬制,這樣的熬制方式中,一方面容易使中藥在熬制過程中與壺體底部粘連,在后續的清理過程中需要人為刮下,清理不便,同時,在熬制完成后,藥液和藥渣不便于分離,使倒出的藥液中出現藥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種中藥熬煮裝置,以解決現有的中藥熬制方式中,中藥在熬制過程中與壺體底部粘連,導致清理不便,同時,在熬制完成后,藥液和藥渣不便于分離,使倒出的藥液中出現藥渣等問題。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中藥熬煮裝置,包括壺體和壺蓋,所述壺蓋設置于所述壺體上側,所述壺體上側為與所述壺蓋相匹配的開口,所述壺蓋下端連接有放料篩框,所述放料篩框直徑尺寸小于所述壺體上側開口的直徑尺寸,所述放料篩框由上篩框和下篩框組成,所述上篩框和所述下篩框為分體式結構,所述壺蓋與所述上篩框之間固定設有第一連桿,所述上篩框和所述下篩框之間可拆卸連接。
通過將放料篩框設置為分體式結構,使人們能夠將放料篩框拆卸為上篩框和下篩框,從而方便人們向放料篩框放入中藥和取出熬煮后的藥渣;放料篩框直徑尺寸小于壺體上側開口的直徑尺寸,因此放料篩框能夠從壺體上側的開口取出和放入;由于壺蓋下端與放料篩框連接,因此在蓋上壺蓋時即可將放料篩框中的中藥放入壺體中進行熬煮;中藥裝于放料篩框之中,從而能夠避免中藥熬煮時與壺體底部粘連;人們通過取出壺蓋,能夠使放料篩框一并取出,并且使放料篩框中的藥渣也一并被取出,從而使藥渣從藥液中快速分離,壺體中只留下藥液而不會存留藥渣;通過設置第一連桿能夠將放料篩框與壺蓋之間連接,人們在取下和裝上壺蓋的過程中,能夠將放料篩框從壺體內部取出和放入壺體內部。
所述上篩框上側轉動連接有轉桿,所述轉桿下端貫穿伸入所述上篩框內部連接有攪拌組件,所述第一連桿下端固定連接有集氣筒,所述集氣筒下側與所述上篩框上側之間固定連接有若干固定桿,所述轉桿上端貫穿伸入所述集氣筒內部,且所述轉桿上端固定連接有若干與所述集氣筒內壁相匹配的扇葉,所述集氣筒開設有進氣口,所述集氣筒遠離所述進氣口一側設有出氣管,所述第一連桿內部中空且與所述出氣管相連通,所述壺蓋內部開設有出氣通道,所述出氣通道與所述第一連桿相連通,所述下篩框設有推料組件,所述推料組件包括有推板和推桿,所述推板與所述下篩框內部滑動連接,所述推桿固定連接于所述推板下側,所述推桿貫穿伸出所述下篩框且與所述下篩框滑動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銅陵禾田中藥飲片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銅陵禾田中藥飲片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9606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按摩手套
- 下一篇:金屬化聚丙烯膜交流電容器的生產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