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然災害監控預警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94544.2 | 申請日: | 2021-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6257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07 |
| 發明(設計)人: | 楊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夏尚信酬勤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B21/10 | 分類號: | G08B21/10;G08B7/06;G08B25/08 |
| 代理公司: | 武漢智新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72 | 代理人: | 張中寶 |
| 地址: | 750000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金*** | 國省代碼: | 寧夏;6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然災害 監控 預警系統 | ||
本發明涉及自然災害預警技術領域,且公開了自然災害監控預警系統,包括預警中心,所述預警中心與信息儲存模塊信號連接,所述信息儲存模塊與監測設備信號連接,所述信息儲存模塊與聲光報警器信號連接。該自然災害監控預警系統,通過土壤濕度傳感器能夠檢測出土壤的濕度,并將檢測濕度的信息儲存在濕度記錄儲存器中,濕度發射模塊將濕度信息發射給記錄模塊,信息判斷分析模塊對濕度信息進行判斷,進而分析是否需要預警,山體滑坡探測器檢測出是否有山體落石的情況,并將檢測信息儲存在滑坡記錄儲存器,滑坡發射模塊將滑坡信息發射給記錄模塊,信息判斷分析模塊對滑坡信息進行判斷,進而分析是否需要預警,解決了預警準確性低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自然災害預警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自然災害監控預警系統。
背景技術
災害的發生原因主要有二個,一是自然變異,二是人為影響,自然災害是指給人類生存帶來危害或損害人類生活環境的自然現象,包括干旱、高溫、低溫、寒潮、洪澇、山洪、臺風、龍卷風、火焰龍卷風、冰雹、風雹、霜凍、暴雨、暴雪、凍雨、大霧、大風、結冰、霾、霧霾和地震等。
針對目前所使用的自然災害監控預警系統,現有的自然災害監控預警系統在對自然災害預警時的準確性低,時常發生自然災害已經發生來不及進行預警,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員傷亡,還有的自然災害監控預警系統對自然災害預警信息不及時同步,影響信息傳遞的速度,故而提出了一種自然災害監控預警系統來解決上述提出的問題。
發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自然災害監控預警系統,具備預警準確性高、信息傳遞及時同步的優點,解決了預警準確性低、信息傳遞不及時同步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上述預警準確性高、信息傳遞及時同步的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自然災害監控預警系統,包括預警中心,所述預警中心與信息儲存模塊信號連接,所述信息儲存模塊與監測設備信號連接,所述信息儲存模塊與聲光報警器信號連接,所述預警中心與北斗衛星定位系統信號連接,所述預警中心與地理信息系統信號連接,所述預警中心與災情處理模塊信號連接,所述災情處理模塊與應急部門系統信號連接,所述應急部門系統與人員組織調配系統信號連接,所述預警中心與客戶端信號連接,所述客戶端與數據服務器信號連接,所述數據服務器與預警信息發送模塊信號連接。
優選的,所述預警中心由終端設備和數據儲存器組成,所述終端設備由發射器、接收器、顯示屏幕和終端主機組成,所述發射器與信息儲存模塊、北斗衛星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災情處理模塊和客戶端信號連接。
優選的,所述接收器與信息儲存模塊、北斗衛星定位系統和地理信息系統信號連接,所述數據儲存器與信息儲存模塊信號連接。
優選的,所述預警中心與信息儲存模塊、北斗衛星定位系統和地理信息系統雙向信號連接。
優選的,所述信息儲存模塊由信息比對模塊和信息判斷分析模塊組成,且信息比對模塊和信息判斷分析模塊信號連接,所述信息比對模塊由記錄模塊、圖像模塊和存儲模塊組成,所述信息儲存模塊通過信息判斷分析模塊與聲光報警器信號連接,所述息儲存模塊通過信息比對模塊與監測設備信號連接。
優選的,所述監測設備由土壤濕度傳感器、山體滑坡探測器和高清智能相機組成。
優選的,所述土壤濕度傳感器由濕度發射模塊和濕度記錄儲存器,所述山體滑坡探測器由滑坡發射模塊和滑坡記錄儲存器組成。
優選的,所述數據服務器通過GPRS數據傳輸模塊與預警信息發送模塊信號連接。
優選的,所述預警信息發送模塊由手機短信、手機APP推送和電視緊急新聞組成。
(三)有益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了自然災害監控預警系統,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夏尚信酬勤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寧夏尚信酬勤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9454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