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碳化硅MEMS溫壓復合式傳感器芯片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694517.5 | 申請日: | 2021-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2645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04 |
| 發明(設計)人: | 方續東;方子艷;吳晨;孫昊;趙立波;田邊;蔣莊德;鄧武彬;高博楠;吳俊俠;王淞立;朱楠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B81B7/00 | 分類號: | B81B7/00;B81B7/02;B81C1/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王艾華 |
| 地址: | 710049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碳化硅 mems 復合 傳感器 芯片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碳化硅MEMS溫壓復合式傳感器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在同一個碳化硅芯片上的溫度測量單元和壓力測量單元;
所述壓力測量單元包括碳化硅基底(100)和設置在碳化硅基底(100)上的絕緣層(101),絕緣層(101)上設有金屬歐姆接觸電路(102),碳化硅基底(100)背面設有背腔(103),背腔(103)的底面為壓力敏感膜片(104),壓力敏感膜片(104)上方設有凸起島(200),凸起島(200)為溫度測量單元基底,在凸起島(200)與壓力敏感膜片(104)之間,沿著壓力敏感膜片(104)根部沿周向設置四個壓阻條(105),四個壓阻條(105)通過金屬歐姆接觸電路(102)連接成惠斯通電橋;
所述溫度測量單元包括凸起島(200)以及布置在凸起島(200)上的薄膜熱電偶正極(201)和薄膜熱電偶負極(202),薄膜熱電偶正極(201)和薄膜熱電偶負極(202)頭部交疊,交疊部分形成熱結(203),薄膜熱電偶正極(201)的末端引腳和薄膜熱電偶負極(202)的末端引腳構成薄膜熱電偶冷端(204),冷端(204)通過金屬引線與外部電路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碳化硅MEMS溫壓復合式傳感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島(200)的上端面高于上絕緣層(101)的上端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碳化硅MEMS溫壓復合式傳感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熱電偶正極(201)和薄膜熱電偶負極(202)長度相等。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種碳化硅MEMS溫壓復合式傳感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熱電偶正極(201)和薄膜熱電偶負極(202)為折形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碳化硅MEMS溫壓復合式傳感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熱電偶冷端(204)引腳寬度大于薄膜熱電偶正極(201)和薄膜熱電偶負極(202)的寬度。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碳化硅MEMS溫壓復合式傳感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薄膜熱電偶正極(201)的頭部寬度大于薄膜熱電偶負極(202)的頭部寬度。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碳化硅MEMS溫壓復合式傳感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溫度測量單元基底、薄膜熱電偶正極(201)和薄膜熱電偶負極(202)上濺射氧化鋁保護層(205)。
8.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MEMS溫壓復合式傳感器芯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取一片n型碳化硅晶圓,制成碳化硅基底(100);
步驟2、在碳化硅基底(100)的Si面刻蝕出凸起島(200);
步驟3、在碳化硅基底(100)上外延一層絕緣層(101),在絕緣層(101)外延一層n型SiC;
步驟4、在n型SiC上刻蝕四個壓阻條(105);
步驟5、在凸起島(200)之外正面沉積SiO2層;
步驟6、在SiO2層上濺射金屬層,再圖形化金屬層,然后高溫退火,形成金屬歐姆接觸電路(102);
步驟7、在凸起島(200)上旋涂光刻膠,圖形化光刻膠,露出左半邊基底的部分為薄膜熱電偶正極(201)的圖形部分;
步驟8、在薄膜熱電偶正極(201)的圖形部分上磁控濺射鎢錸合金,形成薄膜熱電偶正極(201);
步驟9、在薄膜熱電偶正極的凸起島(200)上旋涂光刻膠,圖形化光刻膠,露出右半邊基底的部分為薄膜熱電偶負極(202)的圖形部分;
步驟10、在薄膜熱電偶負極(202)的圖形部分磁控濺射鎢錸合金,形成薄膜熱電偶負極(202),薄膜熱電偶負極(202)與薄膜熱電偶正極(201)頭部交疊形成熱結(203);
步驟11、在薄膜熱電偶上濺射氧化鋁保護層(205),濺射氧化鋁保護層(205)時,露出薄膜熱電偶冷端(204);
步驟12、碳化硅基底(100)背面刻蝕圓形背腔(103),形成壓力敏感膜片(10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交通大學,未經西安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94517.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