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公交車和網約車聯動的智慧交通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693902.8 | 申請日: | 2021-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4236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2-03 |
| 發明(設計)人: | 孫宏飛;張世強;王金剛;錢貴濤;趙巖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錄智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67/12 | 分類號: | H04L67/12;G08G1/133;G08G1/123;G08G1/00 |
| 代理公司: | 大連至誠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42 | 代理人: | 張海燕;楊爽 |
| 地址: | 116000 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公交車 網約車 聯動 智慧 交通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公交車和網約車聯動的智慧交通系統,包括公交換乘管理子系統和到站聯動子系統,公交換乘管理子系統包括站臺信息采集模塊用于獲取站臺區域內乘客的換乘和面部信息,車載終端模塊用于獲取車輛運行過程的視頻和運營信息,個人位置跟蹤模塊用于將視頻分幀為圖像,通過人臉識別技術識別乘客,并進行比對,判斷乘客是否在車上;到站聯動子系統包括網約車管理模塊用于管理網約車的車輛、駕駛員和網約車運營信息,到站提醒模塊用于在乘客未下車時,提醒乘客即將啟動呼叫網約車并提供取消呼叫功能,到站聯動模塊用于在乘客未取消網約車呼叫,為乘客提供呼叫功能。本發明在公交車與網約車之間建立有效銜接,降低乘客在換乘中的等待時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慧交通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公交車和網約車聯動的智慧交通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城市人口的增多,面對日益嚴峻的交通阻滯現象,高效、價廉的公共交通成了絕大多數城市民的訴求與渴望。公交換乘數據作為城市居民公交出行的重要客流信息,對城市公共交通規劃和管理具有重要意義。大部分的乘客乘坐公交車時并不能到達目的地,需要進行換乘,可以采用網約車進行換乘,但現有的公交車與網約車之間沒有建立有效銜接,目前的處理方法為乘客到達中轉站后開始預約網約車,會增加等待時間,從而使得許多乘客不能及時參與換乘,延長了出行時間。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公交車和網約車聯動的智慧交通系統,以克服上述技術問題。
一種公交車和網約車聯動的智慧交通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公交換乘管理子系統和到站聯動子系統,
公交換乘管理子系統包括站臺信息采集模塊、車載終端模塊、個人位置跟蹤模塊,
站臺信息采集模塊用于通過信息采集設備獲取站臺區域內的乘客到站信息、目的地信息和圖像,從信息采集設備采集的圖像中獲取乘客的面部圖像,將到站信息、目的地信息和面部圖像實時傳輸至物聯網云平臺,
車載終端模塊用于通過視頻拍攝裝置采集車輛運行過程乘客上車、下車視頻,以及車內視頻,通過定位裝置獲取公交車信息,包括位置和速度,將視頻和公交車信息實時傳輸至物聯網云平臺,
個人位置跟蹤模塊用于實時將物聯網云平臺中的視頻分幀為圖像,通過人臉識別技術對圖像中的乘客進行識別,計算識別后的乘客與面部圖像數據的匹配度,根據匹配度取值判斷當前時刻乘客是否在車上;
到站聯動子系統包括網約車管理模塊、到站提醒模塊和到站聯動模塊,
網約車管理模塊用于管理網約車的車輛信息、駕駛員信息和網約車運營信息,通過車載定位裝置實時獲取網約車運營信息,并將運營信息實時傳輸至物聯網云平臺,
到站提醒模塊用于在個人位置跟蹤模塊確定乘客未下車時,且車輛當前位置與到站位置之間的距離達到閾值時,提醒乘客即將啟動網約車聯動機制并為乘客提供取消網約車呼叫功能,
到站聯動模塊用于在乘客未取消網約車呼叫功能條件下,按照一定的呼叫機制,為乘客提供呼叫功能。
優選地,從信息采集設備采集的圖像中獲取乘客的面部圖像是通過公式(1)獲取,
y=resize(lm(z,z′)+ln(p(z),p(z′))) (1)
其中,z是信息采集設備采集的圖像,y是乘客的面部圖像,ln(*)表示使用對比損失訓練的孿生網絡抽取后的特征,lm(*)表示使用二值化交叉熵損失訓練的孿生網絡抽取后的特征,p(*)表示從圖像中提取器官信息,z′表示歸一化后的圖像,resize表示將特征圖像調整到信息采集設備采集的圖像z的尺寸。
優選地,計算識別后的乘客與面部圖像數據的匹配度是通過公式(2)計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錄智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華錄智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9390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