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莖稈作物秸稈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693291.7 | 申請日: | 2021-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5568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2 |
| 發明(設計)人: | 田昆鵬;張彬;黃繼承;沈成;劉浩魯;李顯旺 | 申請(專利權)人: | 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23N17/00 | 分類號: | A23N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祺和祺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01 | 代理人: | 胡草 |
| 地址: | 210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莖稈 作物 秸稈 處理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莖稈作物秸稈處理裝置,包括支撐機構,通過所述支撐機構將所述處理裝置與外部行進機構連接,相對的兩個所述支撐機構之間滾動連接有翻動機構,所述翻動機構上周向布置若干回收機構;通過所述支撐機構與外部行進機構進行連接,使得裝置能夠在秸稈堆上進行走動,同時通過翻動機構的設置,使得裝置在行進時能夠對秸稈堆進行翻動,加快氨氣的散發,散發出來的氨氣被回收機構回收,避免了氨氣散發到空氣中,對環境造成污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作物加工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高莖稈作物秸稈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氨化秸稈喂牛、羊等家畜,已經推廣實用,經過氨化處理后的秸稈,不僅能提高粗蛋白質的含量,增強適口性,而且還可以提高消化率,現有的秸稈氨化處理方式是在秸稈中加入配置好的溶液,待處理完畢后,通過人工翻動秸稈的方式實現放氨,氨氣直接排放到空氣中,但是,有些地方經氨化處理過的秸稈沒有充分放氨,導致牛羊在吃過秸稈后出現氨中毒的現象,因此,亟待設計一種對氨化秸稈翻動以及回收氨氣的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人工翻動秸稈放氨不充分,以及放氨過程中氨氣直接排放到空氣中的問題,提供一種高莖稈作物秸稈處理裝置,通過滾動連接的翻動機構實現對秸稈自動翻轉處理,同時利用回收機構與翻動機構配合實現對翻動秸稈時產生的氨氣進行回收處理,防止造成有毒氣體污染和毒害事件。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莖稈作物秸稈處理裝置,包括支撐機構,通過所述支撐機構將所述處理裝置與外部行進機構連接,相對的兩個所述支撐機構之間滾動連接有翻動機構,所述翻動機構上周向布置若干回收機構。
優選的,相對的兩個所述支撐機構之間固定連接有噴液機構,所述噴液機構的噴液方向與所述回收機構的切線方向構成夾角為45°-90°。
優選的,所述噴液機構與所述回收機構之間固定連接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的中心線與所述支撐機構的中心線平行,共同垂直于所述翻動機構的中軸線。
優選的,所述翻動機構包括圓筒狀的罩體,所述罩體包括至少兩個轉動單元,所述回收機構轉動連接在兩個相鄰的所述轉動單元之間。
優選的,所述翻動機構還包括沿圓周方向均勻固定連接在所述轉動單元上的至少兩個安裝叉,每個所述安裝叉上鉸接有翻動叉。
優選的,所述翻動叉與所述噴液機構抵接。
優選的,所述回收機構包括與所述轉動單元轉動連接的固定框,固定連接在所述固定框遠離所述罩體一側的進氣構件,設置在所述罩體中的吸氣構件,所述連接桿與所述進氣構件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翻動機構的一端與所述支撐機構之間設置有動力機構,所述動力機構通過傳動構件與所述吸氣構件連接。
優選的,所述翻動機構的另一端與所述支撐機構之間設置有抽液機構,所述抽液機構與所述噴液機構連接。
優選的,所述罩體中設置有濃度檢測機構,所述罩體中設置有攪拌棒。
本發明優點在于:
1、通過所述支撐機構與外部行進機構進行連接,使得裝置能夠在秸稈堆上進行走動,同時通過翻動機構的設置,使得裝置在行進時能夠對秸稈堆進行翻動,加快氨氣的散發,散發出來的氨氣被回收機構回收,避免了氨氣散發到空氣中,對環境造成污染。
2、通過所述濃度檢測機構的設置,使得氨氣在回收溶于罩體中的水溶液之后,通過濃度檢測機構的測定,對其中的水溶液添加氨化物料等,使得水溶液能夠再次對秸稈進行氨化處理。
3、通過攪拌棒的設置,使得對水溶液添加氨化物料后,裝置在工作時,所述攪拌棒能夠對水溶液進行攪拌,使得氨化物料充分溶解在水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未經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9329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